下元節(jié),一個逐漸被遺忘的節(jié)日。今天農(nóng)歷十月十五,是中國古老的下元節(jié)。
中國人講究“天、地、人”三元一體,分別對應上元、中元、下元三節(jié),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天官唐堯賜福;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地官虞舜赦罪,十月十五,下元節(jié),則是水官大禹解厄。上元節(jié)和中元節(jié)知之者甚多,而下元節(jié),卻在漸漸被遺忘。
下元節(jié),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是水官傾聽人間疾苦,把人們傷心的、難過的、悲哀的、困苦的事,錄奏天廷,為人解厄的節(jié)日。
這天,道觀會設壇供齋蘸神,虔誠祈愿,借助其神力為世人求福免災。民間則會祭祀祖先,求福解厄。古代,今天還是禁屠和延緩死刑的日子。
在宋朝下元節(jié)更是喜慶,《宋史》記載下元節(jié)要「休假三日」「張燈三夜」,皇帝會「賜從官宴飲」,熱熱鬧鬧的仿若過年。
民俗還有一種說法,三官大帝中,天官是堯、地官是舜、水官是禹。
禹是我們?nèi)A夏民族敬重的祖先,如果當?shù)赜杏韽R,下元節(jié)也會有祭祀活動,有機會不妨去感受一下古人的儀式,感受下不一樣的生活。
古代北方過下元節(jié)時,會做“豆泥骨朵”,也就是紅小豆做的豆沙餡兒。幾百年前的明代,這是孟冬十月的節(jié)令食物。
民諺說:「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燒。」南方客家人在這時候會用上等的糯谷,加工成白凈細膩的糯米粉,再輔以炒豆香末、白糖、紅糖、芝麻香末等料,香甜可口。
這些現(xiàn)在習以為常的食物,在以前的日子都是好東西,紅豆、糯米,不僅好吃,也是補氣血的食材,入冬開始吃些好的,幫身體暖一暖,對抗初冬的寒意。
喜歡吃的朋友,今天可以吃點糍粑或豆沙包來應應節(jié)日。
下元節(jié),是一年中最后一個月亮節(jié),也是一年中最后一次與已故親人的告別,這天月圓如晝,人卻陰陽兩隔,幸好記憶還在,死亡便不是終點。下元節(jié),是懷念,是感恩,是祈福,是希望,只有不忘過去,才能直面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