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古代人如何存錢?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22-11-27 09:17:49  來源:網絡
核心提示:普通人家沒有多少錢,就把少量的銅錢穿成串掛在房梁上,隨用隨取。古代小偷也被稱為梁上君子,為啥小偷愛上房梁呢?因為房梁上有錢!

  古人講究“財不外露”,可那時候又沒有銀行能存錢,古人都把錢藏在哪里呢?


  普通人家沒有多少錢,就把少量的銅錢穿成串掛在房梁上,隨用隨取。古代小偷也被稱為梁上君子,為啥小偷愛上房梁呢?因為房梁上有錢!



  古代還有類似存錢罐的小型儲錢物件,叫作“撲滿”。撲滿一般為陶制或瓷制,形狀像一把沒有嘴兒和把手的茶壺,也有動物造型的,跟今天的儲錢罐很像。撲滿上方有一條短而窄的小孔,用于投幣。有的撲滿腹部還有一個凸起的環,用于拴繩子以便懸掛在房梁上。之所以叫撲滿,意為“滿則撲之”,即“裝滿了就敲碎取用”。撲滿在秦朝就已出現,在漢唐時流行。


  對于富裕家庭,家財萬貫,撲滿顯然是裝不下的。于是,古人就發明了撲滿的plus版——儲錢壇子。把錢財裝進壇子,封好口,埋在自家院子或附近的隱秘處,等今后需要用大數目錢財時,再挖出壇子支取錢財。撲滿相當于“零存整取”,儲錢壇子則相當于“定期存款”。



  古人埋壇子的時候還會在上面做一番偽裝,最搞笑的方法就是在上面立塊牌子,寫上“此地無銀三百兩”。還有一種“多層掩埋法”——將裝有大量錢財的壇子深埋,再將裝有少量錢財的壇子埋在其上方淺層。這樣一來,盜賊即便挖掘,往往也只能發現淺層的銀子。民國時期的上海名醫陳存仁家中分家析產,通過記載得知家里藏了20壇銀子,但最初只挖出了8壇。剩下的12壇哪兒去了?家人又擴大挖掘面積,將房前屋后挖了個底朝天,也沒能挖到。后來有經驗的長輩提醒,在挖出8壇的地方繼續往下深挖,最后果真又挖出了埋在深層的12壇銀子。看來古人挖儲藏的銀子,真的要掘地三尺啊!


  對于土豪家庭,壇子也會不夠用,所以又有了壇子的plus版——錢窖。他們選擇自家宅院里最安全的地方挖錢窖,窖口狹小隱蔽,內部空間與地窖類似,可存放上噸的錢財。2010年在陜西華縣就發現了一個宋代遺留的錢窖,出土了數噸銅錢。錢窖里的錢財怎么還會被遺忘呢?其實歷史上這種事并不少見,多是因為政治動蕩或家族變故。例如有的大戶人家被抄家了,就掩埋了錢窖,想等他日再回來取,但再也沒了機會。又比如戰亂突襲,舉家被迫搬遷,來不及帶走的錢財被遺落在錢窖里。陜西發現的這個宋代錢窖,很有可能就是因為當年金軍南下,主人慌忙南逃,因而最終被歷史的滄桑呼嘯掩埋。



  古時候也經常發生在老宅里挖出前人儲藏錢財的事例,特別是在那些歷史悠久的古城。古代沒有“挖出文物上交國家”的規定,在自家宅院里挖出來的財物都歸個人所有。宋代的洛陽就經常發生因為在宅院里挖出前代遺留的財物而暴富的事,以至于當時洛陽人買房子還要額外交一筆“掘屋錢”,給賣房人作為可能挖出錢財的經濟補償。文獻記載:“地內多宿藏,凡置第宅,未經掘者例出掘錢。”


  除了深埋,古人還有許多奇葩的藏錢地方,比如說墻壁的夾層里。《漢書》記載,秦朝焚書坑儒時,孔子的后裔將古籍藏到孔子故居墻壁夾層中才得以保存。后來有錢人就用這個辦法來藏錢,一直沿用到晚清民國時期。我還聽說過一種清朝時晉商的奇葩存錢方式,就是將銀子熔化后灌進地板,這樣肯定丟不了。


 
標簽: 古代人

本文標題: 古代人如何存錢?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12079.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陵县| 夹江县| 惠安县| 新龙县| 道孚县| 建阳市| 巴楚县| 霍山县| 南平市| 洛浦县| 广东省| 米脂县| 望谟县| 岑溪市| 齐齐哈尔市| 科技| 福海县| 永兴县| 宕昌县| 天柱县| 固阳县| 赞皇县| 综艺| 大邑县| 邢台市| 泗阳县| 苍山县| 海门市| 津市市| 罗平县| 佛山市| 皮山县| 乌拉特中旗| 洪湖市| 高雄县| 永嘉县| 盐城市| 惠来县| 丰镇市| 梓潼县| 绥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