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閥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說白了就是那些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直至現代,門閥等詞匯,仍被用作對有名、有錢、有權有勢的家族的別稱。門閥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從兩漢到隋唐最為顯著的選拔官員的系統,在這種制度下,個人的出身背景對于其仕途的影響,遠大于其本身的才能與專長。說得接地氣一點,就是要想做官,就得有個好出身!
中國的名門望族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但直到東漢末年,這些以血脈傳承的家族才真正發展成為門閥世族,成為重要的政治勢力。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許多世家大族。但真正要算得上是頂級門閥世族,恐怕還得屬小編后面所提到的這些家族。
1.隴西李氏
中國古代以隴西郡為郡望的一個李氏家族。秦漢時期設置隴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隴西李氏在秦代與漢代是著名的武將軍人世家。西漢飛將軍李廣、秦國名將李信等都是我們所熟知的戰功卓著的大將。魏晉時期,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到唐朝達到鼎盛。大名鼎鼎的唐高祖李淵就出自于隴西李氏一脈。眾所周知,李淵滅隋,建立唐朝,開創了一個文化興盛的偉大時代。
2.瑯琊王氏
中國古代頂級門閥士族,歷經千年而不衰。晉代四大盛門“王謝袁蕭”之首(也有稱“王謝桓庾”),素有“華夏首望”之譽稱。開基于兩漢時期的瑯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在東晉時期達到頂峰,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名門望族。史稱“王與馬,共天下”?,樼鹜跏瞎才囵B出了以王吉、王導、王羲之、王元姬等人為代表的35個宰相、36個皇后和36個駙馬和186位文人名仕。
3.陳郡謝氏
南朝四大盛門“王謝袁蕭”第二位——陳郡謝氏,興起于曹魏,衰落于南朝梁。東晉時期,以謝安為首的謝氏家族在“淝水之戰”中以少勝多,居功至偉,奠定了陳郡謝氏成為頂級門閥的地位。陳郡謝氏還出了許多文學貢獻與藝術才能的杰出人物。以至后人將門閥士族鼎盛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比喻為“王謝”并稱的年代。唐朝詩人劉禹錫在《烏衣巷》中的千古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中的“王”指的是瑯琊王氏,“謝”指的就是陳郡謝氏。
4.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即華陰楊氏。西漢元鼎四年置弘農郡,轄河南黃河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淅川,陜西渭河下游關中平原南岸以及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弘農楊氏,始自西漢丞相楊敞,歷經兩漢魏晉南北朝,弘農楊氏家族世居高官。到了隋朝時期,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越國公楊素及子楊玄感等,無不顯赫。此外,唐朝的“李武韋楊”四姓聯姻,楊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的楊妃、武則天之母楊氏、唐玄宗的楊皇后等,無不出于弘農楊氏一脈。
<左為隋文帝楊堅,右為隋煬帝楊廣>
5.蘭陵蕭氏
蘭陵蕭氏為蘭陵郡(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望族,是在西漢宣帝時期大臣太子太傅蕭望開始興起的。自東漢至西晉末年二百余年中有所中落,但到了南北朝時期,蘭陵蕭氏再度復興,成為天下一等一的門閥。南朝齊、南朝梁兩個王朝的帝王,均出自蘭陵蕭氏一脈?!皟沙熳樱懦紫唷贝碇κr期的蘭陵蕭氏一族,貴不可言。所以歐陽修、宋祁都贊蘭陵蕭氏:“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之”。
6.太原王氏
起源于山西省太原市,從魏晉到唐朝都非常顯赫,與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等七族并列為“五姓七族”高門。太原王氏,系由爵位而來,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始祖為周靈王的太子晉。秦朝名將王翦、王賁都出自于太原王氏一脈。
7.趙郡李氏
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古代著名大族。開基始祖是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趙郡李氏歷經魏晉南北朝,史載人物尤多,各盛家風,世言高華,為第一等的高門大族。
唐朝初年,全國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七宗五姓”中,李姓占了兩家,即趙郡李氏和我們前面說到的隴西李氏。
8.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在春秋時期是齊國公卿之一,東漢以后成為山東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門下。南北朝時期,崔浩仕官北魏,官至司徒,參與軍國大計,對促進北魏統一北方起了積極作用。后人稱頌為“南北朝第一流軍事謀略家”。
南北朝時講究士族門第,在北方后魏把崔氏被列為一等大姓“王崔盧李鄭”。至唐代開國有“五姓七望”之說崔氏仍立其中。有23人做過宰相。
9.滎陽鄭氏
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北方著名門閥世族。滎陽鄭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鄭國,其王室國滅后仍以鄭為姓,以故地滎陽為郡望。
東漢末年,從鄭渾、鄭泰等人開始,滎陽鄭氏逐漸發展為高門望族。歷經變遷,入唐之后,鄭姓仍為望族,后因科舉制的實行,影響逐漸衰落,但仍為天下鄭氏中,最為顯赫的一支。
10.范陽盧氏
范陽盧氏出自姜姓,齊國后裔,因封地盧邑而受姓。盧氏始祖是東漢名臣盧植。三國時期,盧氏一族侍奉曹魏政權,成為北方一流高門?!巴龇蛾?,北州冠族”。范陽盧氏在唐代依然顯赫,正史中有記載的盧氏名人達840多人。
看了上面十個頂級門閥世族,你的姓氏是否在其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