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如今已成為大多數女性之間最熱門的話題了,都希望自己能擁有魔鬼身材,更希望擁有怎么吃都不會發福的體質,所以在工作之余、閑暇時間都會來交換一下自己的減肥瘦身心得。
現代減肥方式五花八門,比如:跑步、健身、游泳、瑜伽、穴位針灸、節食等等,大多數都以為控制飲食是關鍵,也最省事,她們會以果蔬代替正餐,甚至有些會每天少吃一頓或者每天只吃一頓飯。
那么,古代人是怎么減肥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各朝各代人是如何減肥的吧!
先秦節食減肥法
其實,追求纖細身材這種現象,在我國先秦時期便存在了。《墨子·兼愛》中描寫道:“楚王好細腰”。話說:楚靈王喜歡有纖細腰身的人,所以朝中一班大臣,惟恐自己腰肥體胖,失去寵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都是吃一頓飯來節制自己的腰身。起床整裝時,要先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帶束緊,扶著墻壁才能站起來。而妃子們呢?為了獨得楚王專寵,妃子宮女們都在為小蠻腰努力,有的甚至吞下布帛,換著方法的縮胃、節食,甚至有很多女子為這個原因活活餓死!就這樣,妃子們為了得寵,而大臣們為了功名利祿,大家每天餓得面黃腿軟,扶著墻才不會摔倒。
古人同現代人一樣,都知道只要管住嘴,就不會怕胖。即使想吃美味的食物,為了腰身纖細,人們都可以忍住不吃。經常有人問節食能不能瘦腰?“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過度節食,真的會餓死人的。命都沒了,要細腰干嘛?
西漢藥物減肥法
在古代,只要是一流的、出眾的、有姿色的美女,大都會被皇帝看中,成為后宮無數佳麗中的一員。兩千年前的美女趙飛燕就是如此,她一直是以美貌著稱,所謂“環肥燕瘦”講的便是她和楊玉環,而”燕瘦“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大概和現在形容女人身材“苗條”,意思是差不多。
說起趙飛燕,她在西漢時期可是出了名的瘦子,就是因為她太瘦了,漢成帝怕她被風吹走,特意為她建了七寶避風臺!要問她為什么這么瘦,其實是有秘訣的,趙飛燕是舞者出身,有自己獨創的“踽(jǔ)步”、“掌上舞”,為了保持身材纖瘦,肌膚嬌嫩,用仙人掌和息肌丸并用,仙人掌內服,息肌丸外用。仙人掌有控制食欲的作用,還能解毒化脂。息肌丸是由麝香、高麗參、鹿茸等多種藥草制成,通過塞入肚臍達到養顏、減肥目的。雖然她以美貌名動天下,但亂用丹藥最終導致趙飛燕不孕不育,濫用藥物對身體的傷害可見一斑,大家不要學習哦!
東漢運動減肥法
到了東漢時期,人們追求的減肥方法開始趨于健康,名醫華佗根據虎、鹿、熊、猿、鶴五種動物的動作模式,創編了一套“五禽戲”來強身健體。如今,“五禽戲”還被國家體育總局深度挖掘整理,發行了一套“新編五禽戲”。
華佗在運動健身屆的發明還不止于此,他還發明了計步減肥法。相傳,華佗用吃瓜子走路的方法幫助一位屠夫治好了肥胖癥呢,據說當時有個賣肉的胖子想減肥,華佗就讓他每天準備二兩瓜子,邊嗑瓜子邊散步,嗑完回家。胖子采用這個方法后,不知不覺就瘦了,為了報答華佗,他的肉鋪對華佗一律“免單”。
唐代沐浴減肥法
我們大家都聽說過唐朝是以肥為美。比如貴妃楊玉環就是典型的豐肥濃麗,多數古代文學中記載,都是以肥來形容楊玉環。除了楊玉環,還有一代女皇武則天也是比較肥胖的,有史書中曾這樣描述過武則天,方額、廣頤、鳳勁,這些詞足以見得武則天也是一個比較圓渾豐腴的人。
于是很多妹紙就認定了,自己穿越到唐朝肯定就是大美女了,其實非也,非也,唐朝的胖妹紙并非單純肥胖,而是豐滿。據考證,按現在的標準楊貴妃也只是微胖而已。身為貴妃,該有的儀表還是得保持的,怎么保持呢?“泡溫泉”就是貴妃保持身材的不二法門,白居易有詩為證:“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楊貴妃在洗澡的時候覺得自己哪里胖就會按摩哪里,是不是于我們現在的穴位減肥差不多呢?!
宋代運動減肥法
到了宋朝,人們又恢復了以瘦為美的審美喜好。在宋代剛建立時,國家還不是很富足,女人是以瘦為美的,比如宋太祖喜歡的花蕊夫人就是窈窕美人,而不是壓垮馬的楊貴妃類型的,據說唐朝的馬最不喜歡楊貴妃了,它們更喜歡趙飛燕那種,因為省力啊。那么,宋朝的胖妹妹是如何減肥的呢?
在宋朝,一種體育項目受到全國上下人的歡迎,那就是——足球,也就是“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筑球”、“踢圓”等。宋徽宗趙佶很重視這項運動,除了男子蹴鞠外,還讓高俅著手建立了女子“足球”隊,在宮中開展運動,宮里的胖美人都爭相參加,比如宋徽宗十分寵愛的鄭貴妃、劉貴妃還有李師師都通過這項運動達到了減肥目的。
當時的妹紙們還發明了一種“毛巾減肥法”。她們將毛巾泡冷水里,然后在身體的一些部位反復搓洗十次以上。(額……這確定不是在搓泥嗎?)這種減肥方法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因為冷水擦身會消耗體內熱能,而熱能是由體內的糖元和脂肪轉化而來。由此看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已在一定程度上向科學邁進了很大一步。
除此之外,宋代減肥的方法還有許多,比如火灸、藥膳、喝少量的水銀及吃厭食東西等,總之,這些方式方法五花八門,宋朝人為了變瘦也是費盡心思。章小博提示大家:運動、毛巾減肥法對身體還是有一定益處的,而對身體傷害的方法大家都不要嘗試哦。
元代鬢刷減肥
元朝,胖子的生存環境貌似有所回春,但只限于少數人…一方面,元代皇后都是大餅子臉。看看,臉大也不妨礙人家做皇后:
這種大骨架,恐怕和族群基因、飲食結構有關,不具備普遍代表性,因為廣大民間婦女是這樣的:
所以,一般人還是得減肥。要論起減肥,據說在蒙古族特別流行一種【鬃刷減肥法】,就是不穿衣服,用鬃刷來回刷搓身子,直到皮膚泛紅為止。也可以蘸水后刷。而這個所謂的【鬃刷】就是用馬或豬等脖頸上硬毛做成的刷子。
就是現在也有很多人會用的刮痧板減肥的原始版本,但是當時痛感會更加強烈,其實這種方法同宋代的毛巾減肥法有相似之處,只是相比毛巾法來說,硬毛鬃刷對皮膚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但憑借刮是刮不走脂肪的,最多能幫你消一下浮腫。容易水腫的童鞋可以試一下,但一定要用溫和一點的工具。另外就是不要把減脂都寄托到這個方法上,該注意飲食要注意飲食,該運動還得堅持運動。
明代束腰減肥法
到了明朝以后,就有束腰減肥的說法了,那個時候女子們習慣用“緊身衣束腰”,宮廷里的宮女們會穿“百扣衣”,這樣可以把腰部勒得緊緊的,吃飯的時候就會吃得少了,久而久之就會瘦下來??膳碌氖沁@個束腰的箍帶,是由木板、金屬做成,想想就覺得很疼??!
清代補氣減肥
翻看歷史書上的照片,清代的胖子不多。但清代也不是沒有減肥現象。清代醫學家陳士鐸的著作《石室秘錄》有一篇《肥治法》,講的就是減肥的問題。陳士鐸認為,肥胖者多痰,病因在于氣虛,所以必須補氣。那具體怎么補呢?可服用“火土兩培丹”。
做法是取人參三兩、白術五兩、茯苓二兩、薏仁五兩、芡實五兩、熟地八兩、山茱萸四兩、北五味一兩、杜仲三兩、肉桂二兩、砂仁五錢、益智仁一兩、白芥子三兩、桔紅一兩,全部研為粉末,加入蜂蜜,制成藥丸,每天用白開水送服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