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建筑形式都是一種文化的體現,藻井作為中國古建筑內部的重要裝飾構件,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
1.尊天。封建王朝都滿足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須以農業為本,但天地所帶來的種種現象令人擔憂。古人都懷著敬畏的感情,將天地尊為萬物之本,對天地的尊崇也明確地體現在建筑上。
從明朝開始,北京城興建了一批用于祭祀天地的場所,使得“尊天親地”的原始宗教情感隨著這些建筑保留至今。
藻井是天體的象征,藻井中經常繪有龍鳳紋的裝飾紋樣,人們想要通過藻井表達自己的美好愿望與對神靈的信奉,這也充分表明了古人將天地視為萬物之源。
《易傳》曰:“有天地然后有萬物。”“天地”是儒家文化的邏輯原點,是儒家之“禮”的根本。而“藻井”作為“天”的象征,在為人們與天交流提供載體的同時,藻井位于室內高聳的位置,也給人以心靈的震懾,提醒人們對天要保持敬畏的心。
2.隆君,學講求禮治秩序,強調王權重威。君王擁有至高的權威,尊崇權威,服從權威,是基本的政治倫理,然而皇帝樹立權威除了靠自身的能力和修養以外,還需要外部的東西來強調其位高權重。
藻井代表的是等級的象征,是無上的權威,所以一般只能用于宮殿及寺廟當中,帶有龍鳳紋裝飾紋樣的藻井更是皇家建筑中的標配。這也足以證明一般的普通百姓家中的建筑不會出現藻井這種裝飾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