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寧波博物院聯合主辦的“食禮中華——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展”在寧波博物院開展。這是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專題展覽繼四川博物院、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展出后的第三站巡展,也是寧波博物院新年第一展,將為觀眾帶來一場關于飲食文化的饕餮盛宴。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綿長厚重的飲食文化包蘊著時間的流轉,見證著人群的聚散,承載和寄托了中國古人鮮明而又獨到的生活志趣、生存智慧和生命尊嚴。數千年的文化積淀中,不僅有造型精美的飲食器具、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以及浩如煙海的典籍制度,還衍化出一系列影響中華文明發展進程的哲學觀念、政治智慧和科學思想,為傳統音樂、舞蹈、繪畫、雕塑、詩歌等諸多文藝創作提供了不竭源泉,亦對豐富世界文化寶庫做出過卓越貢獻。
中華民族在綿延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進程中,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生生不息、海納百川、博大精深,得益于其特有的包容性,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求同存異、兼收并蓄、融合發展的奮斗歷程。如今,“中國菜”“中國茶”走出國門,美妙的飲食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間扮演著親善大使的形象,在歲月中彼此交融。舌尖上的中國,歷史中的積淀,文化間的互鑒,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
倉廩實、天下安,一粥一飯見作風。中國不僅擁有悠久的農業文明、先進的科技成果和豐富的飲食文化,中國人民更依靠自己的努力,秉承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精神,用僅占國土百分之十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創造了世界糧食產量的奇跡,成功的解決好14億多國人的吃飯問題。目前,中國人民已經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新年伊始,中國國家博物館攜手寧波博物院將繼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引領廣大觀眾深入了解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斷增強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砥礪前行。
本次展覽分為“篳路藍縷·炊煙初起”“食以體政·寓禮于食”“以味鑒食·樂舞侑宴”“各美其美·食尚交融”“食藝之雅·韻致之境”五個部分,通過梳理不同歷史時期的飲食文化特色,以120余件(組)精美文物真實呈現古代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引導廣大觀眾細細品味“民以食為天”的中國味道,深刻感知中華民族的血脈與生趣。
展覽自2023年1月7日至4月2日在寧波博物館一樓東特展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