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雕即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青田石雕三種傳統雕刻藝術。東陽木雕又稱白木雕,被譽為中國木雕之鄉的浙江東陽,被譽為國之瑰寶。
歷史悠久、風格淳樸的黃楊木雕是以黃楊木做雕刻材料的傳統手工藝品,主要產區在浙江省溫州、樂清等地。青田石雕是指以青田石為材料雕制而成的傳統工藝品。青田石產于中國東部浙江省的青田縣,這里歷來被人們稱為“中國石雕之鄉”。青田石雕以其秀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藝,廣為人們所喜愛,享有“在石頭上繡花”的美譽。
東陽木雕
東陽木雕,又稱“白木雕”,產于浙江東陽而得名,自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盛于明清,自宋代起已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雕刻工藝之一,被譽為“國之瑰寶”。
傳統的東陽木雕屬于裝飾性雕刻,以平面浮雕為主,有薄浮雕、淺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層疊雕,透空雙面雕、鋸空雕、滿地雕、彩木鑲嵌雕、圓木浮雕等類型,層次豐富而又不失平面裝飾的基本特點,且色澤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紋理色澤,格調高雅,被稱為“白木雕”。東陽木雕選料嚴格,多用椴木、白桃木、香樟木、銀杏木等材質。東陽木雕的藝術作品一般不加彩繪,多用本色透明清漆涂罩,以保留白木的天然本色,使人們能更好地欣賞雕工的高超技藝。其工藝類型有無畫雕刻與圖稿設計雕刻兩類,均注重創意和“繪畫性”,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東陽木雕的題材內容多為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畫面設計與傳統的中國畫白描花一脈相通,圖案裝飾豐富而有變化,“滿花”中還穿插著內容豐富的雕飾,加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等。在藝術手法上,東陽木雕以層次高、遠、平面分散來處理透視關系,并以中國傳統繪畫的散點透視或鳥瞰式透視為構圖特點,也就是說,在一定的平面和空間范圍內,它所表現出來的內容可以比西洋浮雕更為豐富,它可以不受“近大遠小”、“景清”、“遠景虛”等西洋雕刻與繪畫規律的束縛,充分展示畫面內容。
東陽木雕的著名藝人有杜云松、黃紫金、樓水明,他們被分別稱作“雕花皇帝”、“雕花宰相”、“雕花狀元”,人稱“三杰”,是東陽木雕老一代藝人中的佼佼者。東陽木雕的傳統風格主要有“雕花體”、“古老體”,以后又產生了戲文化的“微體”、“京體”、畫譜化的“畫工體”。據認為,“畫工體”講究安排人物位置的疏密關系,人物姿勢動態變化多而生動,景物層次豐富,又有來龍去脈、重疊而不含糊。東陽木雕流派眾多,以家族傳承和師徒傳承為主要傳承方式,傳承者有陸光正等人。
東陽木雕在工藝操作上有“圖稿設計”、“打坯”、“修光”的分工。但是能雕善畫、功底深厚、技藝高超的老藝人卻可以不用起稿,直接雕刻。而當創作一幅新作品時,他們又可以憑著記憶和默寫,一邊聽人念內容,一邊就畫出圖稿來,然后再雕刻,這種特殊的技藝才能,很少有人能勝任。
東陽木雕原材料的種類主要以香樟木、松木、山白楊為主,也有用柏木、紅木(花梨木)、水曲柳、水杉、云杉、紅豆杉、臺灣松木的。
黃楊木雕
黃楊木雕因所雕刻木材是黃楊木而得名。黃楊木生長緩慢,四五十年的直徑僅有15厘米左右,所以有“千年難長黃楊木”、“千年黃楊難做拍”的說法。黃楊木質地堅韌光潔,紋理細密,色黃似象牙,年久色漸深,古樸美觀,硬度適中,是一種雕刻小型圓雕的最佳材料。
樂清黃楊木雕又是天然美與人工美結合的產物,它既是從色、形、質、味、韻等方面保留了根的質樸和色彩、千姿百態的生動形象、紋理、疤節、洞穴、質感以及自然、純樸、朦朧的韻味等自然美,同時通過藝術的加工又加上了人的感情色彩。
由于黃楊木生長周期十分緩慢,用以做雕刻藝術品的材料是取之不易。黃楊木因其色質細膩、有象牙質感而著稱,被譽為“木中象牙”。黃楊木本是難得之物,這就使黃楊木雕在具有欣賞價值的同時也具有了收藏投資的價值。
木雕的工具有泥錘、雕塑架和泥塑盒,以及卡鉗、刮刀和各種形式的塑刀等。用于打粗坯的工具,有鋸、木敲錘、鐵敲錘等。用于雕刻的主要工具是鑿,它的種類很多,功能齊全,又分斜鑿、三角鑿、平鑿、圓鑿、中鋼鑿、反口鑿、反口鑿、翹頭鑿、針鑿和手鋸、竹簪、拖鉆等。其操作比較細致,分為構思草圖、塑制泥稿、選用木料,操作粗坯、鏤雕實坯、精心修細、擦砂磨光、細刻發紋、打蠟上光、配合腳盆等十多道工序。其中縷雕技法是木雕中最精巧的一門技藝,它能使作品空靈剔透,玲瓏精巧,雅致美觀,并產生動態。
青田石雕
青田石雕,是指以青田石為材料雕制而成的傳統工藝品。其青田石,在地質學上稱為“葉蠟石”,是一種耐高溫的礦物。青田石色彩豐富、光澤秀潤,質地細膩,軟硬適中,可雕性極強。
青天石雕是以青田石為雕刻材料。其青田石,在地質學上稱為“葉蠟石”,是一種耐高溫的礦物。青田石色彩豐富、光澤秀潤,質地細膩,軟硬適中,可雕性極強。用青田石雕制的作品五彩繽紛、玲瓏剔透、晶瑩如玉,別具藝術效果。青田石英鐘分子結構均勻細密,雕鏤的線條可細微到頭發絲而不斷裂,做成印章,篆刻時走刀利落順暢,印章久用不損邊鋒,印油不易滲入印體。
青田石它溫潤如玉,卻有比玉更豐富的色彩,更奇特的花紋。自然界幾乎把所有的顏色都印染在青田石里面,使它呈現出青、白、黃、紅、棕、紫、綠、藍、黑、花等絢麗的色彩。自然界還用細膩的筆觸,在青田石中描繪出山川、花草、云霞、禽獸、魚蟲等奇妙的花紋,使青田石的品類多達100余種,其中有世稱“印石三寶”之一,價逾黃金的燈光凍;有色如芳蘭,適于奏刀的蘭花青田;有質地細膩,行刀脆爽,能盡得筆意韻味的封門青;有黃色艷麗,質地純凈的黃金耀;有包裹棕色外殼,內含青黃凍石的龍蛋奇石。青田石不僅色彩美、花紋奇、質地佳而成為難得的工藝雕刻材料,更以其特有的脆爽而備受文人的青睞,成為歷代篆刻家首選的石材。
青田石儲量豐富,分布在山口、方山、石門頭、塘古、山炮、白巖、嶺頭、季山、周村、下堡、山等十幾個鄉鎮。主要產地在山口鎮至方山鄉帶,總稱山口葉蠟石礦,質量乘,多出產名石。作業礦區有堯土、旦洪、封門、白洋、老鼠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