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賦予中華傳統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使之成為我們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方式。
黟縣作為擁有2000余年歷史的皖南古鎮,境內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園林,更有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宏村,被稱為“中國畫里鄉村”“桃花源里人家”,一直以來作為徽州文化結晶被有序傳承,在古建保護與遺產發展方面的碩果累累。
西遞、宏村作為服務大眾的旅游場所,近些年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傳播理念。圍繞山水之境,全面提升《宏村·阿菊》《西遞傳奇》等夜娛產品,并陸續開發出開蒙禮、學篾匠等研學游特色活動;同時利用夜游全息光影場景,不間斷宣傳思想,體悟民心,滿足精神文化需求。
作為擁有一處兩地世界文化遺產的黟縣,始終與時俱進,充分貫徹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工作方針,并用其來指導文物保護工作。對于文物保護方法也由之前的搶救性發掘逐步向預防性保護轉變,針對古建方面則需要在保護其原真性的基礎上,逐步推廣其時代共進、人民共享的發展理念,最大限度發揮其作用,宣傳價值,廣開思路,采取兼收并蓄的態度,厚古之資源,為今之所用。
莊子提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其倡導的順應自然、清凈無為思想,這正彰顯了我縣目前的發展理念,講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遺產地出臺了《皖南古村落西遞景區“席地而坐”服務規范》,使用先進新型保潔設備精準清掃,維護景區環境;同時利用敬愛堂廣場國潮風文化典故投影、明經湖霧森激光投影、山谷大型文化投影等設備廣泛宣傳,力求營造一個觀風景、學知識、悟思想的良好旅游環境。
在充分挖掘徽文化內涵的同時,邀請徽文化專家對遺產地導游詞進行完善提煉,在保持原真性和歷史性的基礎上,突出講解詞的人文沉淀與徽州內涵。推深做實“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廣泛用于干部監督教育、景區管理等各項工作;并與安徽大學合作完成“作退一步想”理論體系成果。
回望古今,蘊藏著天下為懷、重信重義、賈而好儒、通權達變的徽文化精神無疑深深扎根于黟縣這片沃土,其作為中華文化的智慧結晶有待我們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