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壇是中國古代的祭祀建筑。中國古代的祭祀并不是宗教,是起源于原始時代人們對于天地,自然和祖先的敬畏。
中國是農(nóng)業(yè)國,當時天地自然決定了是否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圣賢祖宗等前輩先人創(chuàng)造了文化,生養(yǎng)教育子孫,所以人們對于天地神靈、自然萬物、祖先前人充滿敬畏和感激之情,自古就形成了在特定的時節(jié)祭祀天地祖宗的傳統(tǒng)。
北京天壇鳥瞰
天壇是中國古代祭天的場所,是最高等級的祭祀禮儀,只有皇帝才能祭。天壇的占地面積是故宮的三倍,可見其地位和重要性。
祭祀分為兩類,一類是祭祀天、地、日、月、社稷以及風云雷電山川河流等自然神靈,這類祭祀表達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其中祭天是最高等級的儀式,只有皇帝才能祭天,因為皇帝是“天子”,上天之子。
另一類是祭祀人物,國家級的,最高級別是祭孔子,全國各地都有孔廟、文廟。數(shù)量最多,最普及的是老百姓祭祖宗,即家廟、祠堂。還有各地祭祀的著名人物、歷史功臣等,例如祭屈原的屈子祠、祭諸葛亮的武侯祠等等,這類祭祀表達的是人與人的社會關系。
天壇圜丘壇
天壇建筑群中最重要的是這個沒有建筑的圜丘壇,皇帝祭天大典就在這個壇臺上進行,由三層漢白玉砌筑,工藝極其精美。
祭祀自然神靈的建筑叫“壇”例如天壇、地壇、社稷壇等等;祭祀人物的建筑叫“廟“”或者“祠“”。例如孔廟、關帝廟、家廟、祠堂等。
天壇是壇類建筑的典型代表。天壇建筑的象征手法主要表現(xiàn)在“形”的象征、“色“”的象征、“數(shù)“”的象征三個方面。
在建筑形象上,天壇做成圓形以象天,地壇做成方形以象地。
天壇另一個是“色”的象征。中國古代建筑的色彩中,黃色是最高等級,其次是紅色,再次是綠色。而天壇是個特例,這里最重要的顏色是藍色,因為這是天的顏色。天壇中最重要的建筑都是藍色屋頂,在這里藍色的地位高過了皇帝專用的黃色。
天壇建筑藍色屋頂
天壇建筑中還有一種象征手法“數(shù)”的象征,在中國的建筑文化中“數(shù)”是有特殊含義的,其中有信仰層面,也有哲學層面的,即所謂“術(shù)數(shù)”。
天壇建筑中“數(shù)”的象征都是圍繞一個“天“字,所有數(shù)字都與天有關。祭天的寰丘壇上正中間是一塊突面的圓形石塊,叫“天心石”,周圍用扇形石塊鋪設,石塊的數(shù)量均以九和九的倍數(shù)組成,因為”九”是陽數(shù)之極,就是天的象征。
天壇圜丘壇鋪地
另外,祈年殿的建筑結(jié)構(gòu)也是一個以數(shù)的象征為特征的杰作。
其圓形建筑由內(nèi)外兩圈柱子和中央四根柱子支撐,中央四根柱子象征一年四季;內(nèi)圈十二根柱子象征一年十二個月;外圈十二根柱子象征一天十二個時辰,兩圈加起來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個節(jié)氣;加上中央四根柱子總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
祈年殿
建筑上部結(jié)構(gòu)中有三十六根童柱,象征道教星神三十六天罡;祈年展東邊與宰牲亭相聯(lián)的長廊有七十二開間,象征七十二地煞。在這里,幾乎所有的數(shù)字都與天相關,在建筑結(jié)構(gòu)上要符合于天數(shù),而建筑造型又要美,我們不得不佩服當時工匠的創(chuàng)造性。
祭祀建筑中的另一類就是“廟”或者“祠”。
在中國一般人們把宗教類建筑裝稱為“廟”,其實它們是有差別的。佛教的叫“寺”、“院”、“庵”;道教的叫“宮”、“觀”。
山東曲阜孔廟
在中國,“廟”或“祠”是祭祀人物的。例如孔廟、關帝廟、屈子祠、武侯祠等等。數(shù)量最多最普及的是老百姓祭祖宗的祠堂,也叫“宗祠”,“宗廟”,“家廟”。紀念著名人物的祠廟,一般建在與這人物相關的地方。
汨羅屈子祠
例如湖南汨羅的屈子祠,建在屈原投江的汨羅江畔,在屈原的家鄉(xiāng),湖北秭歸也有屈子祠;陜西韓城是史學家司馬遷的家鄉(xiāng),這里建有司馬遷祠。
永州柳子廟
湖南永州是柳宗元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地方,他在這里寫了《永州八記》、《捕蛇者說》等名作,這里至今保存著完好的柳子廟。另外還有四川云陽的張飛廟、四川成都的武侯祠紀念古代軍事家諸葛亮等等。
岳麓書院孔子像
而祭祀規(guī)格最高的則是祭孔子的孔廟或文廟,在數(shù)量上,除了老百姓的家廟祠堂之外,就數(shù)孔廟最多。因為古代禮制規(guī)定,凡辦學必祭奠先圣先師,所以凡有學校的地方就有孔廟。全國最大的孔廟是孔子家鄉(xiāng)曲阜的孔廟。孔子廟是國家祭祀,是官方興建的,建筑等級上等同于皇家建筑。孔廟或文廟是最獨特的,建筑的布局、建筑的造型規(guī)格以及名稱都是全國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