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現代富豪排行榜一樣,在古代也有許多知名的富豪。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位大家耳熟能詳的富豪。
第一位:和珅
這位從不少影視劇作品被人們熟知的貪官,其實是當時有名的富豪。和珅原名善保,是滿洲正紅二甲喇人。當然,他的大部分財富都是從百姓中搜刮而來,他的官銜很多,從首席大學士到領班軍機大臣,從戶部到吏部都有任職歷史。
作為《四庫全書》的總裁官,和珅在當時的朝廷中是個大紅人,非常受皇帝寵信。在其任職期間,其官階越來越高,權力也越來越大,放在清朝都是少見的。
和珅被嘉慶皇帝抄家時,查獲的資產相當于乾隆年間二十年的全國賦稅收入,甚至當時民間還流傳這樣的諺語:“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第二位:伍秉鑒
這位古代的首富算是為數不多靠著貿易發展發家的富豪,伍秉鑒生于富貴家庭,其父親在早年間就已經獲準和外國的貿易往來,其貨物大多是瓷器和絲綢,這也為后來伍秉鑒的發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伍秉鑒在剛成年之后就繼承家業,成為當時社會上有名的“富二代”,可他并不是靠山吃山的“啃老族”,而是在父親的產業基礎上,增加了產業規模和產業類型。伍秉鑒利用自身儲備的大量貨幣出借給外國商人,用以換取貿易船只的出貨規模的擴大。
在清朝末期,閉關鎖國的政策下僅僅保存了伍秉鑒這座商行,位于廣州地區的十三行正是伍秉鑒的專門商行,正是這種敢打敢拼的精神,讓其成為名極一時的全國首富。
第三位:沈萬三
第三位是生于元朝末期的江南富豪沈萬三。這位從娘胎里就會做生意的浙江人,其發家史目前為止一直是個傳說。根據史料記載,沈萬三真正的發家史得有一個“聚寶盆”,無論放任何東西進去,瞬間變成稀世珍寶。
這種說法自然不可信,雖然不知道他的發家史,但他發家之后的事跡還是有所記載。沈萬三曾經資助朱元璋在元朝初期修建應天府,也就是如今的南京城,根據史料統計,沈萬三當時出資的比例高達整個修建工程的三分之一。
第四位:呂不韋
這位經歷頗為傳奇的富豪,和別人有所不同,這位出生于戰國時期的商人,在當時的生意路途并不順暢,正當一籌莫展之際,突然在送貨途中結識了秦超時期流亡的公子嬴異,不僅如此,還出資讓這位公子安全回國。而這也成為呂不韋從此翻身做主人的重要契機。
和現代的社會制度和商業貿易環境相比,古代的富豪的原始積累大多帶有明顯的政治利益。如和珅的貪官身份,如沈萬三資助朱元璋修建應天府等。不同時期的富豪的發家史,體現了不同朝代的經濟政治發展。
當今社會的富豪,多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和獨特的商業敏感性,才能實現財富最大利益化。當我們在評價古今中外的富豪生活時,我們也許只是無足輕重的看客,作為蕓蕓眾生中的普通人,富豪的世界我們真的無法理解,他們的消費觀和精致生活,或許是我們茶余飯后的一點談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