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紋樣,從古老的青銅器到精美的玉器,從獨一無二的青花到繁復莊重的服飾,從建筑上的雕琢到古門上的老鎖......來自東方的想象力全都凝聚在那纖細又曲折迂回的紋路里,貫穿人們生活的始終,反映不同時期的風俗習慣。
那些獨具匠心的勾勒,那些對中國情結最樸實的述說,世世代代由簡入繁,從記載自然事物到宗教的敬仰,綿延不斷……
有一種藍,叫青花。寥寥數筆,美不可言。
青花之美,窮極國色。誰也無法解釋青花的魅力,色調單純,卻有種無可描繪得絢麗,看似風流不羈,卻又從容自然,時而清朗飄逸,時而溫柔可人。
它筆筆簡潔,卻有種由內而外的華貴。它色調單純,卻有種無可描繪的絢麗。
從始于唐宋的青花瓷,到如今時尚的青花紋飾,它穿越千年風雨,不因時光流逝而褪色,只靜靜地綻放清麗之美。
“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唐代詩人李商隱眺望雨打屋檐,于是有了這句詩。如今,生活在都市的人,青磚黛瓦不過是一個遙遠的夢。
故瓦當之美,便只有中國人懂得。
瓦當上的紋飾集繪畫,浮雕,書法,工藝美術,匠心于一身,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裝飾手法,成為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的珍寶。
瓦當上的圖文,也寄寓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美好祝愿。
早在新石器時代,圖案花紋就被運用在了陶瓷的裝飾上。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人們在陶瓷上裝飾了許許多多的圖案花紋,以體現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自由的向往。其中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等都是被常用的圖案。
在這些圖案中不僅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也傳承了人們對吉祥的期盼,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這些獨具匠心的勾勒,少了些許大家風范,多的是對中國情結最樸實的述說。
如今,再看每一種紋樣,都像一顆遺珠,在它們繽紛、富麗、和諧的背后,仿佛流動著幾個世紀的滄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