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筑更多的是以極簡為主
甚至很多設計師追崇密斯的觀點——Less is more
但是在中國古典建筑中
有很多繁復的裝飾
擁有獨特的韻味,豐富的文化內涵
美的動人心魄
藻井


藻井是中國傳統建筑中室內頂棚的獨特裝飾部分
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狀
多用在宮殿、寺廟中的寶座、佛壇上方最重要部位


藻井通常位于室內的上方,呈傘蓋形
由細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
藻井上一般都繪有彩畫、浮雕


藻井彩繪中常以荷、菱、蓮等藻類水生植物裝飾
都是希望能借以壓伏火魔的作祟
以護祐建筑物的安全


明代之後,藻井的構造和形式有了很大的發展
極盡精巧和富麗堂皇之能事


除了規模增大之外
頂心用以象徵天國的明鏡開始增大
周圍放置蓮瓣,中心繪云龍


蟠龍口中懸垂吊燈
不失原來明鏡的形式

由于清代的藻井流行龍為頂心
於是便把藻井改稱為龍井了
室內藻井極盡富麗堂皇
室外的懸魚也變化多端
懸魚


懸魚是一種建筑裝飾
常位于懸山或者歇山建筑兩端的博風板下
垂于正脊


由于大多用木板雕刻而成
最初為魚形,并從山面頂端懸垂
所以稱之為“懸魚”


后來懸魚裝飾在發展的過程中
魚的形象漸漸變得抽象簡單化了
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裝飾形式


但其最初的含義仍未改變
是官吏清廉的代名詞

典出《后漢書·羊續傳》
講的是東漢羊續任南陽太守時
下屬送給他生魚
他收下來懸掛在院子里


后來這人又送魚給他
他把上次懸掛的魚給這人看
叫他以后不要再送


這樣“懸魚”一詞便成了官吏廉潔的代名詞
宋徐積有詩句云:
“愛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舊懸魚。”
除此之外,中國古建上還有許多豐富的小細節
細節


屋頂是古建外部變化最為豐富的部分
飛檐即是一種飛檐是傳統建筑檐部形式
多指屋檐特別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翹起,若飛舉之勢
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
所以也常被稱為飛檐翹角


屋檐上也常有各種各樣的仙人,小獸
這些小動物一般叫做蹲獸
也作屋脊走獸、檐角走獸、仙人走獸、垂脊吻等

屋檐下也常懸掛檐鈴
即檐馬,又稱鐵馬
是風鈴的前身


古代中國建筑房檐下容易被燕子等鳥類筑巢
為了驅逐他們就設置了檐鈴


而寺廟檐下的鈴鐺有如塔頂的塔剎
有點醒人覺悟的象征
也就有了一點通神的意義


屋脊上也常有各種有趣的雕刻
不同的圖案也有不同的含義


甚至
屋頂上的瓦片也精雕細琢
每片瓦都獨一無二


檐下的斗拱也常有復雜的裝飾
所謂“雕梁畫棟”
不過如是

屋角的裝飾同樣豐富有趣
各種石雕形態各異
雕刻動物不同含義也不盡相同
是不是中國的繁復裝飾
讓你看到了不一樣的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