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故宮博物院發布《故宮博物院參觀須知》及《故宮博物院禁止攜帶物品目錄》,將于2023年6月30日起正式施行。根據《參觀須知》,未經故宮博物院允許,禁止進行各類表演、宣傳、采訪、社會調查、宗教活動、售賣商品或服務、商業性拍攝等非參觀游覽活動。
目錄明確,以下物品為禁止攜帶物品:商用攝影、攝像器材,如滑軌、搖臂、反光板、落地式三腳架、穩定支架等;可能危害文物安全及擾亂參觀秩序的物品,如晾衣桿、行李箱、逗貓桿、魚竿、漁網、超1.3米的自拍桿、樂器及音響設備等;除老、幼、病、殘、孕觀眾所攜帶的必要的輪椅、嬰兒車以外的代步工具(代步工具僅限特定人群代步使用,禁止用于運輸裝載物品),如滑板車、自動平衡車、自行車、輪滑、兒童三輪車等;所有具有運輸裝載功能的帶輪工具,例如野餐車、營地車、手拖車、帶座椅的行李箱、拖掛車等。
故宮博物院故宮世界遺產監測部高級工程師齊飛說,從遺產保護的角度上來看,一切可能影響遺產安全的風險都需在保護管理的過程中加以防范,其中對于風險源頭的控制是防范的重要手段。
比如,御花園石子路面是傳統油灰嵌石子的做法,大的行李箱子、營地車的輪子碾壓在上面,會將小石子擠壓松脫,造成地面圖案的不完整或缺失。超長超大的設備或用具在通過過道、墻門等較為狹小空間時,容易剮蹭墻體和琉璃件兒,造成構件脫落或殘缺。因此是需要禁止攜帶的。
齊飛解釋,超長、體積過大的設備或行李在游客較為集中的地方(如原狀陳列的觀看處、狹小通道處等)容易絆倒、撞擊、剮蹭到游客,威脅人身安全。
故宮博物院保衛處副處長張維健說,此次發布的《故宮博物院參觀須知》對觀眾通過入院安檢和包裹寄存的事項進行了明確。觀眾可以從最早8:30進院前先將行李寄存,再從神武門離院時取走行李,中間我們提供免費轉運服務,避免觀眾來回折返多走回頭路。需要向廣大觀眾說明的是,6月30日以后,包裹寄存處將由現在的午門城樓下的右掖門,前移至端門廣場西側的觀眾服務中心,屆時寄存處將和票務窗口、咨詢窗口比鄰,為觀眾在入院安檢前就提供便捷一站式的入院服務。
目前故宮博物院提供的行李包裹寄存標準是:行李箱、20寸及以上尺寸的大型包裹。禁存物品包括:現金、手表、電腦、數碼產品、金銀首飾等各種貴重物品,以及各種易燃、易爆、易損、易碎及帶異味物品、食品等。
故宮博物院禁止攜帶物品目錄
注:對安檢發現的管制物品,交由公安機關處理;上述其他禁止攜帶物品,觀眾應按照故宮博物院管理規定自行處理,符合存包標準的可寄存;無法處理的,院方將協助辦理退票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