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大多以四梁八柱為主要結構,木料是搭建建筑的主要材料之一,因而木雕在古民居建筑中的應用范圍非常寬泛。木雕建筑的風格特色與其當地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人文習俗息息相關。
例如,對于常年雨季多、濕氣重的地區,其傳統建筑大多不會貼地面而建,而是在地面上架高一層再進行搭建,如傣族的各種竹樓建筑。相比于北方傳統建筑的穩重,南方的很多傳統建筑屋檐大多會延伸出一段距離,以飛檐為主,其目的是為了確保雨水能夠排出更遠,不會濺濕門檻等。因此,不同地區的木雕建筑風格受自然環境影響很大。
古代工匠能夠以其匠心精神、精巧的設計、嫻熟的工藝以及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創造出各種精美絕倫的木雕藝術作品,并根據不同的傳統建筑需求來調整木雕設計風格。
以千年古村鷂子坡村為例,王延育大門額枋圖案好似書卷一般展開,琴箏紛鳴、書香門第的雅致風流盡現。石埠頭村王家院落木質天窗上的蓮花瓣樣式的四方連續圖案、門庭與天窗橫木上的木雕裝飾、大門上的雀替、闌額上繁復的凸雕等都是其中的精品。
在我國傳統的古村落虹霓村,古民居的門匾也有著較為出色的木雕工藝,不同書體的門匾所展示出來的藝術風格各不相同,但不論是寫景抒情還是托物言志,都在很大程度上表達了人們祈求吉祥、幸福美滿、富貴安康的愿景。虹霓大院各種窗戶上的雕飾以花錦、古錢棉、方格紋等帶有富貴吉祥寓意的花樣為主。
而其村落中的各種木雕則主要出現于屋檐、牌匾等地方,用作較為直觀顯眼的裝飾,這種直觀顯眼的木雕裝飾對工匠的技藝要求非常嚴格,并且要求工匠具備較高的審美能力,能夠根據建筑設計出更符合其整體美感的木雕裝飾。
龍溪鎮大門道村王家大院的老院門匾上提著“祝三封華”的字樣,其設計別出心裁。門匾上的四個字主要被區分成了三個部位,上面兩側用蓮花圖紋裝飾,中間則換成了梅鹿,下面兩側依然是用蓮花圖紋裝飾,首尾呼應。但就其牌匾和題字的現存情況來看,門樓的建造時間會比門垛更早。
古民居中,不論是建筑材料還是木雕材料,都離不開木料。木料的選擇對其雕刻藝術以及古民居的整體呈現效果和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古民居的門、窗戶、庭、梁、屏風、桌椅等都是以木頭為原材料,但不同結構和不同零部件由于其作用不同,對木料的要求自然也不相同。古代民間優秀的木匠能夠以其精湛的技藝和藝術審美在不同地域建造出巧奪天工的建筑和木雕裝飾品。
以濁漳河沿岸的古代建筑群為例,其建筑大部分是以松樹、榆樹、檀樹木料為主。其中,松樹和榆樹在當地產量較多,因而用料相對而言沒有那么嚴格的講究,手工制作也較為普通。而楠木以及檀木在其地區則屬于稀缺木料,價格昂貴,極難運輸,因此這類木料在其地區的古建筑中多用于門檐、牌匾等較為顯眼的地方,并且其木料上的手工雕刻技藝精湛,非常講究。
安樂村申家大院的正院里放著一方紫檀木雕的插屏,雕琢巧奪天工,四周以云龍圖案點綴,飾以鎏金漆,正面呈扇形,扇形上雕刻著活靈活現的“八仙過?!眻D,正中書刻著“醉八仙歌”的字樣,意趣雅致,寓意頗佳;而其背面則留有文人的題跋。該插屏有著四百多年的歷史,不論是木料使用還是雕刻工藝都有著非常深厚的美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