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介紹上經常看到大木作小木作的說法,大木作小木作分別是什么呢?
在我國古代建筑中,大木作是木構架的主要結構部分,一般由柱、梁、枋、檁等組成,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整個形體外觀的重要決定因素,大木是指木構架建筑的承重部分。
小木作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筑中非承重木構件的制作和安裝專業。在宋《營造法式》中歸入小木作制作的構件有四十多種,到了清朝,清工部《工程做法》直接將小木作稱為裝修作,室內的叫做內檐裝修,面向室外的叫做外檐裝修。
大木作是古建筑專業工種與施工制度。幾千年來古建筑的一貫使用木材作為建筑材料,主要應用于宮廷廟宇、衙署民宅等建筑主體。因大木結構是建筑的骨架,具有結構作用,宋《營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等文獻,將用于建構屋架的木構件以及用此類構件構架的梁架,稱之為“大木”,關于大木的施工制度,則稱“大木作”。
清工部《工程做法》又根據建筑規模和結構形式,將“大木作”分為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兩種做法。“大木作”主要有梁架、立柱、額枋、斗栱、椽飛、望板以及平座、出檐、舉折等,通常“大木作”既包括大木構件,也包括“大木作”制度。
建筑中大木作通常用通面闊表示單體建筑縱向長度,也就是所有開間的總和,通進深則是單體建筑橫向長度,也就是寬度,一個建筑通進深由若干開間的進深組成。
梁架
梁架結構的構架形式最常見的是抬梁式,穿斗式、抬梁穿斗結合式,梁對于我國古代建筑來說十分重要,在抬梁式建筑中,梁結構形式主要有,一、位于柱頭之上,或通過樣卯與柱頭連接;二、由結點承托,構成室內層疊梁架。
抬梁式建筑架構
柱
是抬梁式、穿斗式、干闌式等構架形式不可缺少的部分,木構建筑體系主要承重構件。起源于“構木為巢”時期的樹干,隨著建筑規模的擴大與功能的豐富。大木作中和梁一起組成基本房屋架構。
枋
枋是安置于各種柱頭之間,以及雀替、斗栱之間,用于水平拉接各部位的一種木構件。
梁架構件組合
椽
椽飛有兩個主要作用,一、在檐椽上安置“飛椽”,以加深建筑的出檐;二、“飛椽”的頭部的尺寸小,而中間部分尺寸大,安置在檐椽上,則使屋檐上翹,便于采光。古代匠人在施工中形成了約定俗成的口訣,如一飛二尾或一飛三尾即飛椽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尾部做成斜面壓在檐椽上的望板上。
另外還有栱、昂、爵頭、斗4類屬鋪作構件,共同構成了大木作結構。
小木作
古建筑專業工種與施工制度,因其在建筑中不屬于重要構件,相對于大木,則沒有大木所具有的結構作用,所以古代工匠和有關古代建筑書著,稱此類構件為小木,關于小木的施工制度,則稱“小木作”。
宋《營造法式》“小木作”部分,包括懸魚、惹草、板門、軟門、破子窗、天花、藻井、勾欄、壁藏等共計40余種,可歸納為門類、窗類、欄桿類、天花類、木器類五大類型。
夏圭雪堂客話圖頁里的窗戶(藏于故宮博物院,僅用于學習交流)
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以室內外為界定,將“小木作”分為外檐裝修和內檐裝修兩大類。外檐裝修古建筑小木作裝修部位統稱。從位置分析,處于建筑室內“露明”的裝修部件和部位,如門窗、楣子、坐凳、欄桿等,“外檐裝修”范圍較廣,但它為附屬于建筑本體的木質構件,因此,規格尺寸應服從于大木結構的要求。內檐裝修古建筑小木作裝修部位統稱。其裝修部件和部位,均處于室內空間,“內檐裝修”受個人文化修養和風俗習慣的影響,表現形式和題材內容十分豐富,其特點是突出裝飾性、文化性和品位性,現存“內檐裝修”主要包括隔斷,屏風,隔扇罩(如落地罩、幾腿罩、欄桿罩等),博古架,天花,藻井等。
清式裝修
小木作最明顯的裝修便是門窗的裝飾,在清朝屬于外檐裝修。
對于門,在古代建筑來說,建筑建成,隨之就有門,在各個朝代的發展后,不僅僅是實用功能,也反映了等級制度,周朝的“三朝五門”,唐朝的規定六品以上官員可使用烏頭大門,各種“門”的形制,和建筑一同發展,一同組成建筑等級制度。其中板門是常用在城門、重要建筑的殿門、寺廟的院門等位置,現存唐代的幾座單體建筑,均使用“板門”,說明唐代板門普遍使用的情況;宋遼金元時期“板門”普遍使用。明清時期稱“實榻門“。
“窗”源于半坡遺址的穴居,當時用于通風排煙,經過演變發展為后來古建筑必不可少的“窗”。用于通亮空間,窗有什錦窗、漏窗和木窗等分類;按照木窗的結構形式和所處位置有直窗、破子窗、支摘窗、隔扇窗、橫披窗等形式,漢代陶器及畫像磚,所反映的“窗”,具備后代木窗的特征,是以后木窗的早期形式。什錦窗和漏窗多用在園林建筑的墻體;按照是否開啟,可分為活扇窗和死扇窗。
除了門窗外檐裝修,還有一些其他小木作,藻井天花,這在清朝屬于內檐裝修。
藻井多重小木作的組合,大多用在宮殿廟宇以及大型建筑的殿內梁架上,處在明間正中位置,或者偏后,最初是由天花演變而來的,故又有“藻井”是“早穹隆狀的天花”的解釋。《西京賦》是最早記載“藻井”的古文獻,漢代“藻井”為覆斗式。
藻井
井口天花宮殿、衙署、寺廟建筑室內頂部天花做法。其所用材料木程暴露在外,為區別于裱糊做法的軟天花,通常將繪有彩畫的“井口天花”又稱“硬天花”。此種天花“井”字形框架,釘上天花板,有彩畫的“井口天花”,并繪有團龍、團鶴、花卉、翔鳳、蓮花等圖案。
古代建筑的技藝十分高超,其實根據規范的大木作小木作的分類要求,便能看出古代匠人的智慧,用我們今天不太恰當的比喻來說,大木作像是建造起一座房子結構,小木作則是室內室外裝修和維護,當然大木作和小木作都是用在我國古代建筑上,但我們可以從這能看出古人建造房屋的專業性和成熟性,幾乎現代房屋建造工藝邏輯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