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至25日,第七屆中國營造技術保護與發展學術論壇在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舉行。本屆論壇以“中國古建營造技術的保護與發展”為主題,由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宜賓市翠屏區人民政府主辦。同時,舉行了中國古建技術高級研修班,以及“中國古建聯盟李莊營造基地”授牌儀式。
來自全國各地古建筑及相關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齊聚李莊古鎮,共同探討我國傳統建筑技術傳承與創新。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顧問、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市長協會副會長齊驥,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顧問、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稽查特派員、原建設部黨組成員車書劍,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顧問、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原會長、原建設部總工程師(副部級)姚兵等領導出席論壇開幕式。古建中國創辦人(浙江漢農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飛偉)應邀參加會議。
開幕式上,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專家,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貴祥對古建筑修復的幾個案例與原則為大家作了詳細的分析與討論,扼要闡明了古建營造技術在保護與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建筑文化中的價值與意義。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原建設部外事司科技司司長,博士生導師李先逵以《梁思成先生是中國建筑界五個“第一人”》作了精彩演講。探討和交流了中國古建筑營造技術的保護與發展、傳承與創新,并對李莊古鎮傳統建筑的傳承與保護、古建筑資源的發掘與利用等積極建言。
本屆中國古建營造技術保護與發展學術論壇期間,還在李莊中學(高中部)舉行了第七屆古建筑工藝技術高級研修班會議,并對古建與書畫之美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進行了拍賣。同時,舉行“中國古建聯盟李莊營造基地”的授牌儀式。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副秘書長楊東生和與會古建專家、工匠名師分別圍繞營造技藝、工匠精神、古村落保護等專題展開討論,探討政府、企業和各級社會組織在古城鎮保護與城市發展相融合的意義。
據了解,中國古建營造技術保護與發展學術論壇自2009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六屆,為傳統建筑技術傳承與創新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已成為中國園林古建行業交流互通的盛會,是中國古建營造技術名家、學者和企業領袖們的高端會晤平臺,得到了業界人士的廣泛認可。2016年,在第六屆論壇上,李莊成為了該論壇的永久舉辦地。
本屆論壇對關注中國營造技術的發展現狀,探索和交流營造技術的保護與發展、傳承與創新,弘揚傳統建筑文化、提升古建營造技術、推動古建營造技術與現代建筑相融合等領域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李莊古鎮,是我國抗日戰爭時期的文化中心,在中國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抗日戰爭期間,同濟大學南遷李莊,中國營造學社也同時遷往李莊。在李莊中國營造學社舊址,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攜營造學社同仁完成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扛鼎之作《中國建筑史》,為中國建筑在國際上閃耀光輝打下了基礎,李莊因此被譽為“中國建筑科學的搖籃”。本屆論壇的成功舉辦,將對李莊古鎮今后古建筑文物保護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這將進一步保護和挖掘李莊古鎮的文化和古建筑資源。
熱門推薦:
2017年8月10日-12日,魔都上海即將迎來第二屆國際建筑遺產保護與修復博覽會(簡稱“建博會”)。作為建筑遺產保護行業的年度盛會,“建博會”將迎來近200家來自德國、俄羅斯、意大利、美國、中國等世界各地建筑遺產保護行業聞名單位的參與,同期各類精彩紛呈的主旨報告、學術論壇、公眾互動體驗、頒獎儀式等活動也將上線,再掀保護熱潮。 歡迎相關單位踴躍報名參展!
詳情請點擊查看:2017國際建筑遺產保護與修復博覽會8大亮點將再掀行業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