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道教重要的十三本經書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23-08-31 14:04:55  來源:網絡
核心提示:道教十三經,這些經書反映了道教的基本教義和各種修煉之術,以及歷史上各主要教派的思想和信仰及其特點,將有助于我們對道教有一個全面而客觀的認識。

  道教十三經,這些經書反映了道教的基本教義和各種修煉之術,以及歷史上各主要教派的思想和信仰及其特點,將有助于我們對道教有一個全面而客觀的認識。


  這十三經是:《道德真經》(《老子》)、《南華真經》(《莊子》)《沖虛真經》(《列子》)《通玄真經》(《文子》)《洞靈真經》(《亢倉子》)《太平經》《太平經圣君秘旨》《抱樸子內篇》《陰符經》《常清靜經》《度人經》《心印經》和《玉皇經》。



  《道德真經》(《老子》)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所著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被譽為“萬經之王”。


  該書原文分上篇《德經》和下篇《道經》,不分章,后分1到37章為《道經》,38到81章為《德經》。它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圣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南華真經》(《莊子》)


  《南華真經》是道家學派莊子經典著作,《莊子》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后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后,便尊之為《南華經》,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哲學、藝術、美學與人生觀、政治觀等等。


  南華真人,也就是戰國時代的道家著名學者莊周。他在唐玄宗時,追號“南華真人”,所撰著的《莊子》一書,也被尊為《南華真經》,到宋真宗時,又名《沖虛至德真經》。到宋徽宗時,又追封莊周為“微妙無通真君”。



  《沖虛真經》(《列子》)


  列子本名列御寇,中國戰國時期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黃老道家學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對后世哲學、文學、科技、宗教影響深遠。著有《列子》。《列子》中的“天體運動說”、“地動說”、“宇宙無限說”等學說,都遠遠早于西方的同類學說,唐玄宗于天寶年間詔封列子為“沖虛真人”。


  他一生安貧樂道,不求名利,不進官場,隱居鄭地40年,潛心著述20篇,約十萬多字。《呂氏春秋》與《尸子》皆載“列子貴虛”,但依《天瑞》,列子自認“虛者無貴”。徹底的虛,必定有無(空)皆忘,消融了所有差別,也就無所謂輕重貴賤等等概念。


  《列子》是屬于一部早期黃老道家的經典著作,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學著作的匯編。在先秦曾有人研習過,經過秦火,劉向整理《列子》時存者僅為八篇,西漢時仍盛行,西晉遭永嘉之亂,渡江后始殘缺。其后經由張湛搜羅整理加以補全。其中《愚公移山》、《杞人憂天》、《兩小兒辯日》、《紀昌學射》和《湯問》等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被譽為默察造化消息之運,發揚黃老之幽隱,簡勁寵妙,辭旨縱橫,是道家義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列子一向低調,有所謂“子列子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可見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說的“和光同塵”的境界,故而列子在歷史上的事跡也很少。


  《通玄真經》(《文子》)


  《通玄真經》即《文子》。唐玄宗于天寶元年(742)詔封文子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書為《通玄真經》,道教奉為“四子”真經之一。北魏李暹注《文子》稱,計然就是文子。文子是春秋時人,屬道家系統,著有《文子》一書。唐玄宗美其名曰《通玄真經》,為道教四部經典之一。


  劉向《七略》存《文子》九篇,《?漢書·藝文志》錄九卷。梁阮孝緒《七錄》作十卷,《?隋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均為十二卷。過去歷來被認作偽書。1973年河北省定縣八角廊村40號漢墓出土大批竹簡,其中就包括《文子》一書。這段公案才告一段落。


  《文子》解說老子思想,繼承并發展了“道”的學說,又雜揉名、法、儒、墨諸家,宋濂《諸子辨》稱其為《道德經》的義疏。現存唐徐靈府《通玄真經注》十二卷,宋朱弁《通玄真經注》七卷,元杜道堅《通玄真經纘義》十二卷,皆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


  該書以老子之言為教,特別強調以老子之道德論治國。他在楚平王問及淫亂之世能否行老子之道時答稱:“夫道德者匡邪以為正,振亂以為治,化淫敗以為樸,淳德復生,天下安寧,要在一人。人主者,民之師也,上者,下之儀也,上美則下食之,上有道德則下有仁義,下有仁義則無淫亂之世矣。”


  又曰:“故以道蒞天下,天下之德也;無道蒞天下,天下之賊也。以一人與天下為仇,雖欲長久,不可得也,堯舜以是昌,桀紂以是亡”。據說,“平王信其言而用之,時天下治”道教對《文子》一書評價頗高。



  《洞靈真經》(《亢倉子》)


  《洞靈真經》原名《亢倉子》。唐人王士元撰。摘錄《莊子》等古書政編而成,假托戰國人庚朵子所作。唐天寶中專為道教四子真經之一。


  全書以論道為中心,分為《全道》、《用道》、《政道》、《君道》、《臣道》、《賢道》、《訓道》、《農道》、《兵道》九篇,可分為上、中、下三卷,亦可合為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參校本:《四部叢刊》三編影印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簡稱宋刊本)。


  老子之役有庚桑楚者,陳人也。偏得老子之道,居畏壘之山。其臣之畫然知者去之,其妾之絜然仁者遠之。擁腫之與居,鞅掌之為使。居三年,畏壘大壤。后游吳,隱毗陵盂峰,道成仙去。后有漢輔光張天師、唐張果老相繼隱修,因號張公壇福地。古建洞靈觀,宋改天申萬壽宮。


  《太平經》


  《太平經》是道教的主要經典,以陰陽五行解釋治國之道,宣揚散財救窮、自食其力。據中國《后漢書·襄楷傳》稱:漢順帝時,瑯玡人宮崇詣闕,獻其師于吉所得神書,號曰《太平清領書》。此神書即《太平經》,系東漢原始道教重要經典。


  原書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今道藏本僅殘存57卷,另有唐人閭丘方遠節錄的《太平經鈔》10卷,敦煌遺書《太平經目錄》一卷。《太平經》不是一人一時寫成的,而是從西漢末年到東漢順帝時經過長時間的醞釀而成的。該經的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


  1、繼承老子之道和傳統的天神信仰,重新構筑了早期道教的神學思想體系,即天人合一的神學思想,提出了神仙不死,身中神,求長生等觀念;


  2、為帝王治太平提出一套統治術,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以“無為而無不為”的老子學說為治國方針;


  3、關于教徒的修養方法,提出辟谷、食氣、服藥、養性、返神、房中、針灸、占卜、堪輿、禁忌等等方術,同時,還重視符咒,宣揚服符能驅邪求福,治病長生,要求信徒堅持齋戒、首過、祈禳、叩拜及誦經等活動;


  4、提出善惡報應觀念,認為人類如果作惡太多,則天地必降災異,殃及后人。由此,正告世人行善積德,信修正道,方可斷除災異而得度成仙。


  《太平經圣君秘旨》


  經名:太平經圣君秘旨。原題《傳上相青童君》。據王明《太平經合校前官》考證,此經系唐末閭丘方遠摘錄《太平經》而成。北宋賈善翔《猶龍傳》卷四稱:《太平秘旨》一卷,上相青童君受,言守一之法,即指此書。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平部。


  《抱樸子內篇》


  《抱樸子內篇》是對煉丹養生方術所作的系統的總結,為魏晉神仙道教奠定理論基礎的道教經典。作者是晉代葛洪,書成于公元三百一十七年。現存《抱樸子內篇》版本計有:宋紹興二十二年臨安刊本,明正統道藏本,羅振玉敦煌石室本,寶顏堂秘笈本,孫星衍平津館校刊本等。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的王明《抱樸子內篇校釋》(增訂本),列入《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中,為目前注釋最詳備的通行本。


  《陰符經》


  《黃帝陰符經》又稱《陰符經》,關于成書有人說黃帝,有人說是戰國時的蘇秦,近代學者多認為其成書于南北朝。陰符經以《易》通《老》,李筌分為“神仙抱一之道”、“富國安人之法”、“強兵戰勝之術”,全書以隱喻論述養生,愚者不查謂兵法權謀等說或謂蘇秦之“太公陰符之謀”皆離旨甚遠。如《純陽演正孚佑帝君既濟真經》,通篇全部以軍事術語寫成,不知者初見會認定是一篇兵書。


  《陰符經》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共有四種說法:第一種觀點認為是黃帝所撰,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等注。第二種觀點認為是寇謙之所作,其根據是因為杜光庭《神仙感遇傳》謂此書是“上清道士寇謙之藏諸名山”。第三種觀點認為是唐代中期的李荃所作,持這種觀點的有宋代的黃庭堅、朱熹等。第四種觀點認為是南北朝時一位“深于道者”所作。


  《常清靜經》


  《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一卷;成書前皆為口口相傳,不記文字,直至東漢年間,葛玄(164-244)筆錄而成書;道教經典之一。經文大旨根據老子“清靜無為”的理論推演而來,純正理論學說,無神話色彩。經末附仙人葛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跋語。


  《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把《清靜經》放在眾經之首,每日持誦,可知該經是道教徒修持的一部十分重要的上乘經典。每每朗誦此經“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而然就能“清靜”,“漸入真道”。


  《度人經》


  《度人經》,道教經典。全稱《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或稱《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由《元始洞玄靈寶本章》、《元洞玉歷章》和《前序》、《中序》、《后序》及《元始靈書》上、中、下篇組成。


  該經主要敘述元始天尊在始青天中,向十方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無鞅數眾演說靈寶度人經教,以“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的思想,宣傳“齋戒誦經,功德甚重,上消天災,保鎮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男女“皆受護度,咸得長生”。


  《心印經》


  《心印經》(全稱《高上玉皇心印經》)是唐代氣功內丹術著作。該經由四言韻文組成,共50句,全經200字,講述道教修煉的方法及理論和內丹術的基本理論,闡發精、氣、神的含義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對后世有較大影響。


  《心印經》由四言韻文組成,共50句,全經200字。講述道教修煉的方法及理論,十分精要。經文首先指出“上藥三品,神與炁精”。說明精、炁、神是人身的三品“上藥”,然后以此作為藥物,修煉內丹。接著論述內丹煉養過程中的精神境界,就是“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修真之士以“存無守有”為訣要,先天大藥“頃刻而成”。


  然后用“回風混合”的方法,一百天煉就大丹,十二年后,即可道成飛升。從此“一得水得,自然身輕,太和充盈,骨散寒瓊。”乃到“神可入石,神可飛行,入水不溺,入火不焚。”不受造化限制,了道成仙。經中還提示了精、炁、神、形四者之間的關系,即“神依形生,精依炁盈”。最后說出“誦持萬遍,妙理自明。”強調對此經不但要“誦”(讀誦),更重要還是要修持。


  《玉皇經》


  《玉皇經》全稱《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共3卷,是道士齋醮祈禳及道門功課的必誦經文。經文由《清微天宮神通品》、《太上大光明圓滿大神咒品》、《誦持功德品》、《天真護持品》及《報應神驗品》組成。該經主要敘述元始天尊在清微天中宣講玉帝來歷的神話。有多種注本,收入《正統道藏》和《道藏輯要》。


 
標簽: 道教

本文標題: 道教重要的十三本經書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12737.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叶城县| 清水县| 南投县| 巨野县| 淮北市| 德惠市| 湖口县| 都昌县| 吴堡县| 邳州市| 尖扎县| 武宁县| 德州市| 天台县| 天长市| 霍山县| 兰西县| 唐河县| 三台县| 彭阳县| 安龙县| 名山县| 黔江区| 延吉市| 当涂县| 会理县| 绥芬河市| 饶阳县| 易门县| 辽阳市| 登封市| 荔浦县| 甘泉县| 怀安县| 虹口区| 时尚| 博乐市| 岢岚县| 通渭县| 两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