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于公元760-761年所撰《茶經》是世界茶文化史上第一部茶學百科全書。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刊行的百川學海本《茶經》,是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版本。現存傳世《茶經》有約60個版本,加上已經看不到的不下于70個版本。
日本對《茶經》有多種收藏和翻刻。《茶經》被翻譯成日、英、德、意、韓等多種文字。一直以來,除了儒家經典與佛道經典外,沒有多少著作像《茶經》這樣被翻刻重印了如此眾多的次數,從中我們既可見到茶業與茶文化的歷史性繁榮,也可見到《茶經》的影響。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保穲虺肌洞雾嵑陀朗鍑L新茶雜言》)陸羽在當世就被人奉為茶仙。在唐后期時人們已經將陸羽當作茶神看待?!短撇抛觽鳌贩Q陸羽《茶經》之后“天下益知飲茶矣”。宋歐陽修《集古錄》:“后世言茶者必本陸鴻漸,蓋為茶著書自其始也?!标懹鸺捌洹恫杞洝穼Σ铇I及茶文化的發生、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創始作用。
《茶經》問世后,唐人即依《茶經》事茶,如李中《贈謙明上人》:“新試茶經煎有興,舊嬰詩病舍終難”,《晉陵縣夏日作》:“依經煎綠茗,入竹就清風”,表明當時人依照陸羽《茶經》煎茶修習茶事之況;僧齊己《詠茶十二韻》:“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則稱贊陸羽《茶經》窮盡了茶事的精妙。
宋代,陸羽《茶經》成為文學創作中的一個重要意象,被視為茶事活動及茶文化的指歸。讀寫《茶經》成為茶事文化活動的代名詞,而續寫《茶經》則成了文人們在參與茶事文化活動時心目中的一個理想。如林逋寫建茶:“人間絕品人難識,閑對茶經憶古人”,辛棄疾《六么令·用陸羽氏事,送玉山令陸隆德》:“送君歸后,細寫茶經煮香雪?!?/span>
蘇軾在看了南屏謙師的點茶之后。作詩贊曰:“東坡有意續茶經,會使老謙名不朽”,在飲用虎跑泉水點試的茶湯之后,欲“更續茶經校奇品,山瓢留待羽仙嘗。”楊萬里《澹庵座上觀顯上人分茶》則謙遜地認為胡銓當去調理國事,分茶之類的茶文化活動則交給他自己:“漢鼎難調要公理,策勛茗碗非公事。不如回施與寒儒,歸續茶經傳衲子?!标懹我嘤性娭^:“續得茶經新絕筆,補成僧史可藏山?!钡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