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民居建筑的形成既受到北方以農耕文明為主的中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南方水文化的影響,呈現出南北文化交織的形態,并且逐漸形成具有江淮獨特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風格。
江淮民居的建筑裝飾美
1.門窗藝術
門窗在建筑中的應用具有實用功能,在江淮民居中同樣承擔了建筑的空間圍護功能。但在某種程度上,江淮地區的工匠在建造門窗時,實際上賦予了它超越本身實用功能的審美功能。
第一,典雅古樸,意蘊深厚。韻律是藝術外在形式的靈魂。江淮地區的工匠在建造門窗時,運用精美的雕刻和傳神的裝飾,傳達了超乎其本身實用功能的含義,運用藝術的手法使建筑不再冷冰冰,而擁有無盡的寓意。
第二,工藝超絕,化繁為簡。江淮民居的門窗一般以木材原色為主要的色彩,從遠處看,讓人覺得沉穩厚重。人們從近處觀察,會發現門窗細節繁復,雕刻了各種圖案,主要包括三種類型,即動物類、植物類、吉祥物品類。這些雕刻圖案主要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蘊含了兼容并蓄的細致感,不同的圖案相互交織,富有意蘊。
第三,虛實相間,似透不透。江淮民居門窗從形式上看虛實相間,在輕盈透漏的同時蘊含豐富的韻味。門窗既有隔離功能,又有輕盈透薄的感覺,有緊密、有疏松,既能將室內與室外隔斷,又能將室外的景色巧妙地引入室內,使人在室內也能欣賞到室外的景色。
2.雕刻藝術
雕刻藝術在中國傳統建筑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論是哪種形式的雕刻,都體現了工匠的高超技術。江淮傳統民居中的雕刻,如木雕、磚雕、石雕藝術反映著百姓的淳樸特質,雅而不俗,同時也體現了江淮地區人們的性格既有豪爽的一面,又兼具細膩的一面。
江淮民居建筑中,木雕的材料基本沒有限制,如紫檀、楠木、黃楊木、樟木、花梨木等木材都曾被用于江淮民居雕刻。江淮建筑中的木雕巧妙利用不同花色、紋理、硬度的木材,其中蘊含的藝術性不斷通過獨特的雕刻手法體現出來。江淮建筑中的木雕主要分布在門窗、欄桿、家具以及斗拱、角梁等結構上,位置不同,雕刻的技藝也不同。
同時,江淮民居建筑中的雕刻蘊含的韻味深厚。江淮偏北地區民居建筑中,木雕的構圖比較簡潔,整體內容概括性強,而江淮偏南地區民居建筑的木雕更多地與蘇南地區的木雕類似,構圖復雜,雕刻的手法多種多樣。如,徐州戶部山的余家大院中許多門直接使用木雕,大部分木雕是對結構物件的美化加工,純雕飾部件很少,其風格粗獷、厚重;余家大院中的斗拱小巧玲瓏,并非起到承重作用,更多的是起裝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