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利用現場會。會議提到,要在“真保護”上下功夫,堅持保護第一、應保盡保,把資源普查、規劃編制、修復修繕工作干實在,堅決防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42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31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487個,劃定歷史文化街區1200余片,確定歷史建筑6.35萬處、中國傳統村落8155個,形成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綜合、最完整、最系統的載體。
會議強調,新時代新征程,要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轉化為保護傳承歷史文化的生動實踐和具體成效。要堅持一個“全”字,建立系統完整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做到“空間全覆蓋、要素全囊括”。
要堅持一個“真”字,保護真實、完整的歷史信息和歷史環境,讓每個時代的歷史痕跡和生活記憶都有生動留存。要堅持一個“活”字,以用促保,讓歷史文化遺產在有效利用中煥發新活力。要堅持一個“深”字,多層次、全方位深入挖掘各類歷史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精神內涵,講好城鄉建設中的中國故事。
會議指出,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要統籌好保護與發展,既在保護中發展,也在發展中保護。要統籌好保護與民生,在加強保護的前提下融入讓群眾生活更舒適的理念,為人民生活改善創造有利條件,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
要統籌好保護與利用,讓歷史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用起來,讓人民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要統籌好單體保護與整體保護,堅持系統完整保護,既保護單體建筑,也保護街巷街區、城鎮格局,還要保護好歷史地段、自然景觀、人文環境。
會議要求,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要在“真重視”上下功夫,從保護好中華民族根脈的高度深化認識、強化意識,變“要我做”為“我要做”,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協調、相關部門履職盡責、社會各方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要在“真懂行”上下功夫,把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想明白,加大領導干部培訓力度,加強優秀案例示范引領,以專業精神和能力提高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水平。
要在“真保護”上下功夫,堅持保護第一、應保盡保,把資源普查、規劃編制、修復修繕工作干實在,堅決防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要在“真利用”上下功夫,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探索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的多元化人居環境改善路徑,開展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讓歷史文化遺產在有效利用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要在“真監督”上下功夫,因地制宜開展地方立法,持續開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專項評估,建立健全日常巡查、定期評估、抽查檢查、違法處理等制度機制并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