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古代公職人員考勤制度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23-12-16 09:27:35  來源:網絡
核心提示:我國古代為官的三大原則是“清、慎、勤”。古代所有公職人員的工作時間與現在“朝九晚五”的八小時工作制不同,整體來說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各個朝代都制定了詳細的考勤制度,而且比現代的考勤制度更嚴厲。

  我國古代為官的三大原則是“清、慎、勤”。古代所有公職人員的工作時間與現在“朝九晚五”的八小時工作制不同,整體來說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各個朝代都制定了詳細的考勤制度,而且比現代的考勤制度更嚴厲。


  一、“點卯”的由來


  《詩經·齊風·雞鳴》開篇寫道:“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東方明矣,朝既昌矣。”這個“朝”便是指諸位大夫朝覲諸侯,共議一個封國的國事。由此可見,春秋時期就有了“雞鳴即上班”的傳統,往后,這個時段就定型為“卯時”,即早晨五至七時。“上班點卯”的傳統也就慢慢在我國古代確立下來。



  與一些現代單位一樣,古人上班第一件事大多數也是“開會”。在中央集權制徹底確立后,皇帝每天早上要舉行“朝會”,也叫“上朝”。參會官員是“六部九卿”等,級別均相當于現代省(部)級以上。“朝會”的時間,根據議程多少有長有短,一般多在辰時(上午九時)結束,稱“散朝”、“放班”或“退朝”。值得一提的是,五代以后還常存在這樣一種情況:早朝時,皇帝并不上殿直接與百官見面,而是將宰相或首輔等一些重臣召入內殿“開小會”。“小會”開完后,宰相出來,領著百官在殿廷行禮后,宣布退朝。


  而各級地方機關的上班時間,與中央朝廷相對應,也有先參加長官主持的會議、各自辦公的程序。“擊鼓升堂”是地方主政官員每天辦公的開始;下班也要打鼓,稱為“散堂鼓”。


  無論中央大員還是地方小吏,“早例會”結束后,就回各自的衙門開始辦公,直至下班。而有關下班時間的規定,比如,清朝規定春夏申時四刻(約下午四時)下班,秋冬則一到申時(約下午三時)便可下班。這樣一看,古代公職人員的日平均工作時長也有八個多小時。


  二、古代“點卯”的相關具體規制


  “點卯”制度在古代中國的政治生活中貫徹得如此堅決,自然也離不開多種配套制度的支持。


  眾所周知,現代辦公場所一般都設有“門禁”。古代也一樣,不要說皇宮禁地,就連縣級衙署前往往也設有“門籍”。據晉朝士人崔豹所著《古今注·問答釋義》記載:“籍者,尺二竹牒,記人之年名字物色,縣(通‘懸’)之宮門,案省相應,乃得入也。”據此解釋,古代的門籍是一尺二寸長的竹片做成的,上面寫有官員的名字和外貌特征,懸掛于宮門上,等門衛查驗后方可進門上朝。這種“門籍”很像現代的“花名冊”“點名簿”。



  唐宋以后,“門籍”為隨身攜帶的身份證明所取代,如唐宋有“魚符”“虎符”,這既是一種“身份證”,又是上班“工作證”。當然,只有很高官職的官員才有機會使用,而地方上往往只使用普通“門籍”。況且,由于古代各級官府當中一起工作的同僚相互之間很熟悉,且按官階次序又決定了開會座次,因此,即便沒有“門籍”,開會時誰沒有到也一目了然。“點卯”如此重要,因此如果有誰遲到或缺勤,中國古代歷朝律法也都有嚴厲的懲罰規定。在古代上班,考勤比現代要求更嚴格。比如京官,如不能按時上朝,要說明情況和理由,并且在“花名冊”上注明,稱為“注門籍”。如身體不適,便在名字下注明“病”字。


  古代官員如果無故不上班或遲到也像現在一樣按次數罰錢。唐玄宗時規定“文武官朝參,無故不到者,奪一季祿”;到唐肅宗時,“朝參官無故不到,奪一月俸”;再到唐文宗時,“文武常參官,朝參不到,據料錢多少每貫罰二十五文”。唐律規定,官吏曠工滿35天判處徒刑一年。如果在軍事重鎮或邊境地區工作的官員,還要罪加一等。官員遲到缺勤次數多了,還有可能被強迫“勞改”一年。


  正常情況下,官員是必須上班的,特別是在京高級官員,無故不參加例行朝會屬于嚴重錯誤,相當于現代政治生活中的“違紀”。平常只有出現雨雪這類惡劣天氣,或是皇帝主動取消朝會時,早上才可以不上班,即所謂“放朝”。放朝只是取消出席皇帝主持的早班會,但并不是不用上班,官員仍要到衙署坐堂,處理“署事”。至于假裝稱病而缺勤,在外宴會玩樂的情況,一經發現,往往會受到嚴重處罰。如宋仁宗時期,當時的右巡使張億一口氣彈劾戶部郎中、史館修撰石中立等33人托辭生病不赴朝會。皇帝一方面下詔警告百官,另一方面宣布,對于那些動輒稱病缺席曠職者,朝廷要派醫官檢驗核實。



  三、嚴加監督與玩忽職守同在的工作狀態


  中國古代的“點卯”制度及其相關處罰機制看似完備,但在很多歷史時期形同虛設,官員“晚至早退,政務廢弛”的現象很常見。有的人畫過卯就離崗了,甚至不去坐堂上班,如在宋太祖時,便有地方州縣官員不到衙門坐堂。因此,宋太祖曾親發詔書訓誡全國上千縣令,“切勿于黃綢被里放衙”,意思是,你們千萬不要不上班辦公,而在家睡懶覺。那么,既然光有“點卯”還不夠,必須配套“全天候的坐班狀態監督”,以明清時期為例,地方上由地方官吏來考勤;級別高的京官,由主事太監來考勤,遲到、早退的情況,門口值班太監都會登記下來。如果有正當理由和經過允許提前下班的,也要記錄下來,以備核查。


  另外,監督公職人員在崗期間是否胡作非為,也是考勤機制的一部分——在這個方面“以身試法”者同樣會“后果很嚴重”。據《唐會要》記載,唐朝有個名叫張黔牟的大理司直,值班時竟然“以婢自隨”,結果遭到舉報,挨了處分。


  雖然歷朝歷代對考勤都有詳細規定,也時不時搞搞“突擊檢查”,但這些辦法都不是十分有效。而在實際審查過程中,古人還是比較重視按時上班,什么時候下班卻并不嚴格,通常是完成當天的工作,就可以下班,并且往往以吃午飯作為一大“分水嶺”——許多京城機關都在午飯后僅留一兩個官員值班,其余的都回家,只有吏胥書辦、役夫勤雜仍堅守崗位。


  四、古代公職考勤體系的得失


  古代大部分王朝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國時制定的法令執行力度越來越松弛,對遲到的規定也越來越“因人而異”——如果和上級官員關系好,一般缺勤十幾天都不會被追究,而有些“沒有門路”的公職人員稍一遲到便被處罰。這種現象既不公平,又褻瀆法紀威嚴,當代的公職人員隊伍建設要引以為戒,要依法依規嚴肅打擊因人情因素而引發的考勤舞弊行為,確保所有的缺勤行為都根據相關紀律和法律準則,得到應有的處理。


  當前,隨著黨風廉政建設不斷深入,國家對公職人員的管理也越來越嚴格,因上班遲到、曠工而受到嚴厲處分的事例不斷見諸報端。可能有人覺得紀委管理太嚴了,處分太重,殊不知與古代對公職人員無故不出勤的種種懲罰相比,當代公職人員因考勤不合格而受到的處分反而顯得較輕。


 

本文標題: 古代公職人員考勤制度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12977.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坛市| 靖宇县| 正镶白旗| 多伦县| 桐梓县| 章丘市| 杨浦区| 广灵县| 开远市| 莱阳市| 黄大仙区| 红桥区| 遂昌县| 清流县| 仁化县| 滦南县| 麻栗坡县| 临夏市| 屯门区| 芷江| 沙雅县| 甘泉县| 偃师市| 万年县| 桐庐县| 阿勒泰市| 古蔺县| 达拉特旗| 彭山县| 威信县| 黑龙江省| 横山县| 常山县| 林口县| 连云港市| 南漳县| 鄂州市| 昆山市| 昌平区| 公安县| 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