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夏上下五千年有十二個大統一的朝代被稱為“十二朝”,依次順序是夏、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
1.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始于夏禹,終于桀。根據史書記載,禹本來傳位于益,但益卻讓位給禹的兒子啟,改變了原有的禪讓制,開創了中國世襲制的先河。
2.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
也稱殷商,始于商湯,終于商紂。前后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余年。商朝是奴隸制發展鼎盛時期,是中國最早形成系統文字符號的朝代“甲骨文”和“金文”。
3.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二個時期
西周(前1046-前771年)周朝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前后相傳11世12王,延續275年。著名的“封神榜演義”就發生在商末周初的年代。
周平王滅西周,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陽)。后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東周后期又被分為春秋和戰國。
4.秦朝(前221年-前207年)
始于嬴政,終于胡亥二世。秦國是由戰國時期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嬴政稱帝,史稱“秦始皇”。
中央設三公九卿,分管國家大事;廢除分封制,設郡縣制;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筑長城以拒外敵,鑿靈渠以通水系。
5.漢朝主要分為西漢和東漢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由漢高祖劉邦創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的皇帝,著名的“楚漢相爭”就發生在秦末西漢初時期。西漢末年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走向衰敗。公元8年,王莽廢漢孺子,史稱新莽,西漢滅亡。
東漢(25年—220年)繼西漢之后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由光武帝劉秀重建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東漢是當時世界上擁有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的帝國。兩漢極盛時領土東并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蒙古。
6.三國時期
魏朝(220年—265年),由曹操創立,曹丕代漢后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
蜀(221—263年),由劉備創立,蜀指四川,其政權稱“蜀”。歷史上也稱“蜀漢”。
吳(222—280年),由孫權創立,國號吳,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
7.晉朝分為西晉和東晉
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西晉(265-316年),司馬炎篡魏,建立政權,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
東晉(317-420年),司馬睿建立,史稱東晉。東晉是門閥士族政治,與北方的五胡十六國并存,這一歷史時期又稱東晉十六國。
8.十六國以及南北朝時期
東晉滅亡后,漢地江南、荊湘地區由東晉控制。漢地北部和西南部則先后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前涼、成漢、前趙、后趙、北涼、西涼、后涼、南涼、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個國家實力最為強勁,史稱“十六國”。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統稱。南北朝時期中國南方和北方處于分裂狀態,史稱“南北朝”。
9.隋朝(581年-618年)
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統一朝代,享國三十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陜西省西安市)。隨后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中國長達300多年的分裂局面。
10.唐朝(618年-907年)
李淵創立,定都長安。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唐玄宗時期出現開元盛世,使唐朝達到頂峰,人口達到八千萬左右。
11.五代十國(907年-979年)
是中國史上一個分裂時期,是對五代十國的合稱。五代依次為梁、唐、晉、漢、周五個政權。唐朝滅亡后,有十個同存在的具代表性的政權被稱為十國。
12.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繁榮的時代。
13.元朝(1271年-1368年)
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傳五世十一帝。
14.明朝(1368-1644年)
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后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
15.清朝(1644—1912年)
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享國267年。清人口突破四億大關,占世界總人口十億的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