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孫武
孫武,字長卿,齊國樂安(今屬山東)人,中國春秋時期軍事家。齊國內亂,孫武避亂出奔吳國,吳王闔閭即位后,孫武被任為將軍。孫武與伍子胥等佐闔閭統領大軍于柏舉大敗楚軍,乘勢攻占楚都郢。
孫武被尊稱為孫子,又稱“兵圣”“兵家至圣”,有“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之譽。所著《孫子兵法》,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
主要成就:著《孫子兵法》,兵學圣典、柏舉之戰大敗楚國
2、吳起
吳起,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區西)人。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
最初在魯國時,受命指揮魯軍擊敗齊國。之后前往魏國,他指揮魏軍屢次擊敗秦國,改革兵制,創建魏武卒。后轉投楚國,被楚悼王任命為令尹,使楚國出現“南平百越,北并陳蔡,卻三晉,西伐秦”,一度大敗魏國,“馬飲于大河”的強盛局面。
吳起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內政及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與孫武并稱“孫吳”。
特點:戰無敗績,治國能人,文武雙全。
主要成就:在魏創立武卒制,奪秦之河西之地,在楚國進行吳起變法,為楚擴展疆域,先秦兵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3、白起
白起,一稱公孫起,郿邑(今陜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杰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伊闕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斬首二十四萬,掃平秦軍東進之路。大舉伐楚,攻克楚都郢城,占領楚國大片土地。后屢破三晉,不斷攻取韓魏領土。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坑殺趙卒四十萬。
白起擔任秦軍主將三十余年,攻城七十余座,于作戰中料敵如神,出奇致勝,威震六國,在秦統一六國的進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作為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后又一個杰出的軍事統帥,他與廉頗、李牧、王翦并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又與韓信合稱“韓白”,后人還常將其與韓信、衛青、霍去病等合稱為“韓白衛霍”。
特點:百戰百勝,擅長殲滅戰,殺人無數,令六國聞名膽寒。
4、孫臏
孫臏,字伯靈,孫武后裔,齊國阿(今山東陽谷東北)、鄄(今鄄城北)一帶人。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
孫臏早年曾與龐涓同學兵法。龐涓出任魏將后,妒孫臏之才而將其騙至魏,施以臏刑。潛逃入齊,為田忌門客,助田忌賽馬獲勝。魏將龐涓率軍攻韓,韓向齊求救,孫臏以軍師身份偕將軍田朌、田忌、田嬰等率軍救韓。孫臏既在戰爭實踐中創造了影響深遠的“圍魏救趙”,又給后世留下了反映時代特點和戰爭規律的杰出軍事理論。
代表作《孫臏兵法》:軍事的經典著作
特點:高深的軍事理論,多智,擅用計謀。
5、李牧
李牧,趙國柏仁(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并稱“戰國四大名將”。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杰出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后者則是圍殲戰的范例。
特點:戰國時期為數不多的攻守兼備的名將,擅長出奇兵以少勝多。
主要成就:敗匈奴、滅襜襤、破東胡,連卻秦軍。
6、王翦
王翦jiǎn,頻陽東鄉(今陜西省富平縣)人,戰國時期秦國將領、軍事家,秦統一六國的具體實施者。
王翦自幼習兵略,為將持重,老謀深算。率兵攻趙,攻克九城,再次率兵攻打趙國,趙王投降。率兵攻下燕國都城,燕王逃往遼東郡。王翦率六十萬大軍攻楚,擊敗楚將項燕,攻克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次年,平定楚國江南地區,楚國亡。王翦善于用兵,與其子王賁在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立有大功,除韓之外,其余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
王翦還憑借軍事指揮的才能,與白起、李牧、廉頗并稱“戰國四大名將”。
特點:打仗無一敗績,擅度勢,為人謹慎,有政治頭腦。
主要成就:平定六國,南征百越。
7、田單
田單,媯姓,田氏,名單,臨淄(今山東省臨淄區)人。戰國時期齊國名將,齊國遠房宗室。
初任市掾,管理臨淄市場秩序。樂毅率領五國軍隊,攻打齊國。危亡之際,田單堅守即墨,反間連環,以火牛陣大破燕軍,收復失地七十余城,拜為相國,封為安平君。
特點:擅長智慧謀略,愛民如子。
主要成就:挽救瀕臨滅亡的齊國,大破燕軍,收復七十余城。
8、樂毅
樂毅,子姓,樂氏,名毅。中山靈壽人,戰國后期杰出的軍事家、戰略家,魏將樂羊后裔,官拜燕國上將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
公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七十余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
特點:精通兵法,審時度勢。
主要成就:輔助燕昭王振興燕國,統帥五國聯軍在濟水之西大敗齊軍,討伐齊國,攻占齊國七十余城,幾亡其國。
9、廉頗
廉頗,嬴姓,廉氏,名頗。中國戰國末期趙國名將。廉頗參與五國聯軍伐齊,擊破齊軍,取陽晉,拜為上卿。廉頗被派到長平抵御秦軍,用堅壁固守之策,秦軍勞而無功。廉頗與樂乘率軍大破燕軍,殺燕將栗腹,燕割五城請和。廉頗作為趙國末期的主要軍事將領,征戰數十年,破齊敗燕,守衛長平,戰功卓著。后世有說法將廉頗與白起、王翦、李牧并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他曾因藺相如位居己上,深感不服,后因藺相如屢謙讓退避而感悟,負荊請罪,二人遂為刎頸之交。
特點:老而彌堅,攻守兼備。
主要成就:大破齊軍,攻取陽晉,固守長平,抵御秦軍,敗圍燕都,擊殺栗腹。
10、趙奢
趙奢,趙國邯鄲(今河北邯鄲)人,封號馬服君,戰國后期趙國名將。
其早年為管理賦稅的官員,卓有成效。秦軍派重兵圍困閼與(今山西和順),趙惠文王任命趙奢為將,率軍往解閼與之圍。趙奢率軍僅兩日一夜即抵達距離閼與50里處設伏,首先搶占北山高地,出其不意,大敗秦軍,解閼與之圍。
趙奢為將時,以出奇制勝而聞名,他提出“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成為兵家名言。
特點:執法無私,悉心治軍,與下同賞。
主要成就:治理國賦,麥丘之戰,閼與破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