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第一統一全國的朝代,前后相傳38王,延續698余年,后為漢朝劉邦所滅,第一個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的朝代。
先秦時期
秦國的開創者秦非子,西周犬丘人,嬴姓,是上古部族首領顓頊的后裔,商朝重臣惡來的五世孫,因其先祖伯益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又幫助舜帝馴服鳥獸有功,被賜為嬴姓。伯益的后裔造父,因平亂有公,被賜封在趙城,造父便以封地為氏稱趙氏,即為嬴姓趙氏。到了周孝王時期,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非子便以封地為氏,號稱秦嬴,成為了秦國的始封君。秦人此后世代為周王室養馬,并且在戍邊對抗西戎。
秦仲時,開始代周討伐西戎
此時的秦國,只是一個不足五十里的“附庸”國。非子死后,由于秦國的土地實在是太小了,他的兒子秦侯和孫子秦公伯都沒能有什么大的作為,一共只在位了十二年。等到秦國的第四任國君秦仲繼位的時候,西周因為周厲王的殘暴無道,招致諸候和百姓反叛,被迫逃亡到彘地,致使西戎趁機入侵,秦國第四任國君秦仲雖全力抵抗,但仍不敵。周宣王登基后,便任命秦仲為大夫,率軍,再次討代西戎,秦仲卻在與西戎的交戰中,戰敗陣亡。秦仲的兒子秦莊公即位。
秦莊公時,封為大夫擊敗西戎
公元前八百二十一年,秦莊公為了替父報仇,向周宣王請兵討伐西戎,便給了他七千兵馬。秦莊公領著福、祿、壽、康四個兄弟,夜襲獫狁老巢,擊敗了西戎。戰后,周宣王將秦莊公封為了西陲大夫,并將犬丘的土地賜給了秦國。
秦襄公時,被封為諸侯
秦莊公死后,到了第六位君主秦襄公時期,為了解決狄戎之患,秦襄公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戎人豐王為妻,用以分化戎人并遷都汧邑,開始東進,正好趕上了申侯聯合犬戎進攻鎬京,襲殺了周幽王。秦襄公便出兵勤王,并護送周平王東遷,因此得以獲封了岐山以西的土地,并與他下誓約,秦國如果能趕走戎人,所奪得的土地就歸秦國,自此不但獲得了在關中地區自由發展的機會,也正式成為了周朝的諸侯國。
秦文公時,制定刑法
秦襄公為了開疆拓土,開始連年向周邊的戎狄部落用兵,最終死在了討伐西戎的途中。他的兒子秦文公繼承了他的遺志,擊敗了西戎,并收編了周朝遺民,周人教會了秦人耕種莊稼,使秦從原始的游牧經濟開始向當時最先進的農業經濟轉型。不僅營建了新的都城,還將秦國的領土擴張到了岐山,開始設立史官,教化百姓,制定了罪誅三族的刑法,在位五十年后去世。
秦憲公時,滅蕩氏俘虜伯萬
隨后,他的孫子秦憲公繼位,先是遷都平陽,之后又派兵奪取了毫戎的蕩社,消滅蕩氏,俘虜了芮國國君芮伯萬。
秦武公時,秦地擴張到渭水流域
秦憲公在二十一歲時便英年早逝,后由他的大哥秦武公接管。秦武公上位以后,先后征服并吞了綿諸、邶戎、冀戎、義渠戎、翟、貘等戎族,將秦國的勢力擴張到了關中渭水流域。同時,他也是第一個開啟活人殉葬制度的人。
秦穆公時,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675年,秦宣公即位,此時,晉國自恃強大,開始入侵秦國,秦國常年征戰西戎,軍隊非常彪悍,雖然晉國人眾多,但還是把晉國打敗了,從此秦晉戰爭不斷,到了秦穆公時期,秦國已經成為僅次于晉、楚、齊等國的二等強國。直到公元前655年,秦穆公迎娶晉獻公的女兒,與晉國締結秦晉之好,在陪嫁的奴隸中,有一名虞國的俘虜百里奚。秦穆公任用百里奚、蹇淑為謀臣,勵精圖治,使秦國國力大增,開辟了千里國土,稱霸西戎。被周襄王任命為“西方諸侯之伯”,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秦晉變世仇
公元前638年,秦穆公擁立重坐上晉國國君的位置,并把女兒嫁給他,他本想以此達到控制晉國的目的。公元前628年,秦穆公派兵偷襲鄭國,被晉軍圍毆,2萬多秦軍全軍覆滅。從此,秦國東進中原之路被晉國扼制,秦晉之好變成世仇。
秦康公時,秦國衰落
秦穆公死后,秦康公即位。秦康公屢次派兵攻打晉國,導致了秦國國力銳減,逐漸走向衰落。
秦恒公背信棄義
秦康公死后,秦共公在位五年后,其子秦恒公即位,晉厲公想罷兵,與秦恒公結下令狐之盟。秦恒公前腳結盟,后腳就聯絡楚國和狄人圖謀伐晉,秦恒公背信棄義的行為引起諸侯不滿。
秦景公時,簽訂"弭兵之盟”
公元前579年,晉厲公聯合齊、宋、衛、魯、鄭等八國伐秦,秦國大敗。次年,秦恒公死后,秦景公即位,秦景公聯楚攻晉。但此時晉國復霸中原,擊敗了企圖進軍中原的楚國,連年征戰,使得晉、楚、齊、秦等大國疲憊不堪,于是晉、楚、齊、秦、衛、魯衛等十四國聯合簽訂了“弭兵之盟”。秦景公開始著力改善與晉國的關系,兩國重溫秦晉之好。
秦獻公時,廢除活人殉葬
由于秦國政權長期被舊貴族所操縱,致使國力一度衰落了六十余年,就連義渠都攻到了渭水之畔。直到公元前三百八十五年,秦獻公即位。秦獻公先是廢除了實行三百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割地與魏國講和,安定邊境。之后,又將秦國的都城遷到了櫟陽,進行了一系列的戶籍商業改革,實行連坐,使秦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倍增。
秦孝公時,商鞅變法
等到了秦孝公在位的時候,為了恢復秦穆公往日的霸業,重用商鞅實行變法,針對秦國地廣人稀的特點,發布了外來移民可以免賦役三代的優惠政策,使得三晉地區的百姓蜂擁而至,為其開墾荒地。自此,秦國兵精糧足,成為戰國后期最強大的國家。
秦惠文王時,秦國第一位君王
公元前三百三十八年,秦惠文王贏駟繼位,族滅商鞅,不廢其法,自稱秦王,鞏固了自己的權利和地位。文有張儀連橫六國,武有公孫衍,樗里子北伐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不僅為秦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秦武王時
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聯越制楚與魏結盟,軍事上,攻拔宜陽,設置三川,平定蜀亂,經濟上修改封疆,更修田律。只可惜自身喜好比武角力,因為舉鼎脫手,英年早逝。
秦昭襄王時
秦武王死后,穰侯魏冉擁秦惠文王的妾羋八子之子嬴稷為王,是為秦昭王,執政初期,由羋八子為太后,魏冉秉政。直到秦昭王21歲開始親政,繼續貫徹商鞅的變法國策,徹底推行軍功爵制,大力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拜范雎為相,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任用白起為將軍。在長平之戰中,大勝趙軍,攻陷東周王都洛邑,遷九鼎于咸陽,結束了周朝八百年的統治,在位五十六年后去世。
秦王政時統一全國
秦昭王去逝后,他的兒子秦孝文王和孫子秦莊襄王一共在位才四年,就將王位傳給了13歲的秦王嬴政。嬴政初期,尊呂不韋為仲父,國政皆由呂不韋把持。直到嬴政21歲,秦王政掌權后,任用尉繚、李斯等人,積極推行統一戰略。公元前229年,秦將王翦大破趙軍,俘虜趙王,趙國滅亡。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水淹魏都大梁,魏王出降,魏國滅亡。公元前225年,王翦帶60萬大軍大破楚軍于蘄,楚將項燕自殺,楚國滅亡。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越國,同年,王賁攻遼東,虜燕王喜,燕國滅亡。隨后,王賁大軍南下,俘虜齊王建,齊國滅亡。用了十年的時間,兼并了六國,于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完成了統一大業。
秦王政時統一貨幣、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
秦王政采用了三皇的“皇”和武帝的“帝”構成了皇帝的稱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作為稱號的君主,稱始皇帝。秦始皇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公元前二百一十年,秦始皇在第五次東巡途中死于沙丘宮。
秦二世時陳勝吳廣起義
秦始皇死后,趙高采取了說服胡亥,威脅李斯的手段,偽造詔書,逼迫太子扶蘇和大將蒙恬自殺,從而使胡亥繼承了皇位,史稱秦二世。自此朝廷大權落到了趙高的手中。經過趙高的一系列騷操作,終于激起了陳勝、吳廣的起義,以及六國舊貴族的復國運動。當時秦國的軍隊大致被分為四部分,分別是長城軍團、關中軍團、南方軍團和維持治安的地方軍團。其中長城軍團和關中軍團被項羽所擊敗,地方軍團在各地義軍起義的時候就已經被消滅,只有南方軍團擁兵自重,沒有回防。
秦朝滅亡
到了公元前二百零七年,丞相趙高逼迫秦二世自殺于望夷宮中,去秦帝號,并立子嬰為秦王。五天后,子嬰誅殺趙高。同年十月,劉邦率兵入關,在位僅四十六天的子嬰投降劉邦,秦朝正式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