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統文化保持敬畏之心——專訪川劇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沈鐵梅
沈鐵梅:現任中國劇協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代表性傳承人。重慶市川劇院院長,中國劇協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常委,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常委,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文化部優秀專家。沈鐵梅是川劇歷史上第一個擁有戲曲表演研究生學位的藝術家。
今年6月,沈鐵梅把精心打造的川劇經典《思凡》帶到了荷蘭,贏得一致好評。
在戲曲界有一句行話:男怕演《夜奔》,女怕演《思凡》。之所以選擇將《思凡》改編成室內樂歌劇,亮相荷蘭藝術節,沈鐵梅的理念是要用世界的語言講述中國文化?!按▌∈且粋€有著300多年歷史的曲種,在我們的改編中,如果說川劇是鉆石,交響樂、歌劇等表現形式就是鑲嵌它的外在包裝。我希望以這樣的改編,讓更多的歐洲觀眾了解中國傳統戲曲之美?!鄙蜩F梅表示,經過她們在音樂、舞美、服裝等方面精心打造出來的這個版本,可以說是傳統與現代的再一次完美融合,很好地詮釋出用世界的語言講述中國文化這一理念。
從《鳳儀亭》、《納襖青紅》到《思凡》,這種形式的演繹愈加成熟,也受到了不少觀眾的認可和喜愛,說明以這樣的形式來推廣與傳播川劇不失為一條路子,但沈鐵梅認為,這并非川劇發展的主流方向。從發展的眼光來看,作為一個劇種,在其發展過程中的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但保持其傳統的核心精髓是保持其純正性的關鍵,也是它未來發展必須堅持的方向。川劇藝術和一些古老劇種一樣,有著自己完整的體系,比如,川劇仍然需要保持“一桌二椅”的傳統背景以及中國戲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基礎;再比如,在這幾出劇的創新融合中,她們沒有改變其中一句川劇唱腔,原汁原味地凸顯出了川劇之美。其實,傳統就是一個挖掘不完的寶藏,關鍵在于如何運用。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我們要始終對傳統保持著一顆敬畏之心,不斷挖掘其中寶藏,這是川劇人的使命。
沈鐵梅說,不論如何改良川劇,不論是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還是在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的舞臺上,她所演繹的還是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川劇,她唱的,還是地地道道的川腔。無論是《金子》為人稱道的情節構架,還是《鳳儀亭》令歐洲觀眾驚艷的歌劇音樂,這些現代手法都是為了讓現在的觀眾更能接受川劇,更愿意欣賞它,從而凸顯川劇最美的靈魂。
除此之外,沈鐵梅還透露,她正在接洽導演,有望在明年將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劇目川劇《金子》打造成戲劇數字電影,用電影鏡頭去表現舞臺藝術的魅力,讓更多人能夠通過更便捷的方式了解一項相對小眾的藝術。雖然她提倡用新興的傳播方式和創新的表現方式去推廣、傳播傳統藝術,但她認為文化傳承著基因,絕不能標新立異?!熬拖裎覀兊拇▌∷囆g,它已經有300多年歷史,發展過程中始終在與時俱進。但其內在的基因始終沒有變,基因變了劇種也就變了,傳承也就無從談起了?!?br/>
川劇需要“好苗子”和“好土壤”
“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爭取年輕人至關重要,不能讓他們覺得這些事情離他太遠?!鄙蜩F梅表示,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大家都要用心去做,但是也要有足夠的自信。相信只要你是好的藝術,總是能打動年輕人的。戲要演,必須有觀眾。沈鐵梅將觀眾比喻為傳統戲曲的土壤,“有了學戲的好苗子,還要有觀眾當土壤,他們才能成長?!鄙蜩F梅表示,她將繼續推進川劇班教學、川劇進校園等活動,讓更多的孩子認識川劇,愛好川劇?!皞鹘y戲曲,畢竟是看‘角兒’。功夫到位,才能讓觀眾滿意?!?/span>
目前,沈鐵梅對川劇傳承有多了許多信心——去年,由市川劇院和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聯合舉辦的川劇專業首屆招生,已經從上百名考生中甄選出了30名好苗子。他們在她眼里,就是潛在的未來“角兒”。沈鐵梅希望,重慶川劇將會走出更多名家。
作為重慶川劇院的院長,她和劇院一直致力于讓川劇這項傳承了300多年的藝術煥發新活力。“去年我們專門聯合了一些策劃公司,策劃如何推廣川劇。畢竟我們本身更擅長創作和演出?!睋蜩F梅介紹,2014年10月,重慶川劇院與當地商圈進行了合作,在商圈內進行了演出、博物展覽、快閃等綜合推廣活動,“這種傳播效果非常好,商圈有它基礎的人流量,我們借此讓不了解這項藝術的人對川劇有了一定的認知,商圈自己也需要有這種傳統因素的東西融入?!鄙蜩F梅表示,這種借力的方式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既起到了成功推廣作用又保證了做藝術的人能專心創作。
“在活動的時候,我們對很多服裝、造型的東西進行了展出,還策劃了一些將戲曲中的臉譜替換成自己頭像的小體驗活動。我記得,當時遇到一個8歲的小男孩,在活動現場看我們一個精彩選段的視頻看了一個小時都沒離開,他說他第一次看,但覺得很喜歡,我特別欣慰?!鄙蜩F梅表示,從他們推廣川劇的經驗來看,傳統文化就是需要這樣好的方式去走近青年、走近觀眾,“這些小活動讓他們覺得這個東西離他們的生活并不遠,其實都是非常有意思的東西?!鄙蜩F梅表示,這樣有利于他們初步體驗到這些文化藝術的魅力,從而愿意更進一步了解這些東西,或者為了它走進劇場。
“戲曲藝術是民族文化瑰寶,也是民族文化特征的表現形式,傳承、保護好它,可以讓民族文化的特征更鮮明。對于一座城市來說,則可以讓人們的精神生活更多元,讓這座城市文化事業發展更為完備,讓城市整體功能更為完善。”沈鐵梅說。
沈鐵梅還表示,重慶市一個開放的城市,重慶人非常敬業、非常好客、又愛學習,重慶又是一個思想非常新的城市。隨著“一帶一路”各項政策的實施,她相信這會給重慶的經濟帶來勃勃生機,而且通過“一帶一路”的推進,特別是渝新歐鐵路運輸的全面運行,可以進一步拉動重慶的經濟,并傳遞優秀的中國文化。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