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建光,男,畬族,1969年5月生,黨員。畬族醫藥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8年,畬族醫藥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9月,浙江省確定該省景寧畬族自治縣“黃山頭畬族祖傳骨傷科”第五代傳人雷建光為畬醫畬藥這一“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子承父業習而驗之
畬醫藥以骨傷、蛇傷、風濕和婦兒科等最為著稱,畬醫的正骨治傷醫術,流傳至今可謂久負盛名,其中雷建光的祖傳骨傷科為佼佼者。鄉村醫生雷建光的玄祖父雷仁祥,法名大相。雷仁祥于清末民國年間從師學武醫傷,自成體系,創立“大相師傷科”。雷建光生長在畬醫世家,自幼對畬醫畬藥耳聞目染。1989年,雷建光擔任黃山頭村鄉村醫生后,通過鄉醫培訓和先后學完中專、大專全科醫學專業課程后,促使他更好地繼承和發展了祖輩的畬醫畬藥事業,在保持傳統特色療法的基礎上,做到不斷創新,中西醫結合,促使提高醫技水平。如今,雷建光總結出一套別具一格的畬醫畬藥骨傷醫術,因而頗受廣大患者青睞。2011年底,雷建光被浙江省衛生部門破格批準為“執業中醫師”。
獨特醫術惠及百姓
雷建光的“黃山頭畬藥祖傳骨傷科”,名揚周邊縣市直至外省,為方便患者就醫,這一特色專科已從山溝溝里搬到景寧縣城鶴溪鎮開業,并增掛“城北村衛生室”牌子。據了解,雷建光醫治骨傷,換一次藥只收二三十元錢,治一例骨折一般只需二三百元,收費低,還對特困病人免費治療,這是雷氏祖傳骨傷科的傳統之一。雷建光的父親,78歲高齡的雷茂禎對記者說,過去,畬醫主要是為民做好事,不以收錢為目的;畬醫懷一技之長者一般不以醫療為主業,仍從事農耕,或半農半醫。他行醫50余年,當了30余年的鄉村醫生,沒有拿過一分錢工資,村里只給他每年2000個勞動工分補貼,村民隨叫隨去,也不收錢。如今,雷茂禎年事已高,他的醫術和醫德傳授給了他的兒子雷建光。
保護搶救畬族醫藥
保護畬族醫藥,不僅僅是浙江省和麗水市有關部門在行動,雷建光也在努力傳承和發揚祖輩留下的畬醫畬藥事業,這也讓他成為浙江至今唯一一位“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個人。
為了保護搶救畬醫畬藥,雷建光通過登門拜訪等多種途徑,廣泛收集畬族民間單方、驗方、秘方和醫史、醫理等資料,組建民營“景寧畬草堂畬藥發展有限公司”,發表《畬醫畬藥發展淺談》論文,他被聘任為麗水市和景寧有關畬醫畬藥研究組織成員參與研究活動。雷建光說,一個人的能力和作用畢竟有限,振興畬醫藥事業要在黨的領導下發動廣大群眾參與。為此,他在診所設立了“畬藥標本”專柜,介紹常用畬藥的功效;同時,他還個人投資2萬余元,騰出家里一大間房子創辦“畬藥展示廳”,常年展覽常用畬藥240余種,具體介紹各種畬藥的種植、培育、采集、制作和作用。今年9月,雷建光的展品,榮獲“首屆中國(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