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瑞獸,代表著吉祥、美好的寓意,神話當中的龍有很多,而蛟龍、螭龍、虬龍,角龍、應龍等等,有何區別呢?
其一、蛟龍
根據古籍記載“蛟,龍之屬也”,蛟龍是龍的一個分支,傳說中,它是魚身蛇尾,擁有四足。《山海經》中所描繪的宣山,便大量存在著蛟龍,蛟龍分為兩種,其中一種是潛伏在水里的,稱為“潛蛟”,潛蛟經過一千年之后,則進化成“走蛟”,相傳,走蛟入海后,則化為龍。
而根據《述異記》中的記載“虺五百年為蛟”,認為蛟龍是由“虺”經過五百年幻化而成的,而“虺”指的是神話傳說中的一種蛇。
可見,虺五百年后化為“潛蛟”、潛蛟一千年后化為走蛟,走蛟入海則化為龍。
其二、螭龍、虬龍
蛟龍只是龍的一種。那么,螭龍與虬龍又指的是什么呢?根據古籍的記載“龍子為螭”,實際上,螭龍與虬龍都指的是小龍,都是龍子,螭龍與虬龍的區別,是看有沒有龍角,有角的稱之為“虬龍”,沒有角的則稱為“螭龍”
其三、角龍、應龍
何為角龍?傳說“龍五百年而為角龍”,可見,龍的初期,稱為螭龍或者虬龍,而五百年后,它們長成后,進入成年期,則可以稱為“角龍”了。
而應龍呢?如果特指,應龍指的是上古時期,軒轅黃帝麾下的一名大將,也稱為黃龍或祖龍,在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當中,應龍立下了赫赫戰功,協助黃帝打敗了蚩尤。
如果泛指,應龍指的是一類龍,角龍經過千年之后,化為應龍。根據《廣雅》的記載,“有翼曰應龍”,有翅膀的龍,稱為應龍。
以上,便是關于蛟龍、螭龍、虬龍,角龍、應龍等等的解釋,上古神話傳說中,出現過許許多多的龍,諸如四象之一的青龍,神秘的燭龍、龍生九子當中的囚牛、睚眥、蒲牢等等。那么,你還聽過神話中哪些著名的龍?歡迎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