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古建筑,人們很容易聯想到雕梁畫棟、碧瓦飛甍,對默默為整個建筑的穩定做貢獻的柱礎,卻很少印象深刻,接下來,就一起看看“腳下的風景線”——柱礎石。
01、柱礎的產生
柱礎,俗稱磉[sǎng]盤,或柱礎石,通常為堅硬石頭做成,用于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的底端與臺基之間,它是承柱的礎石,柱下的基礎。據宋營造法式第三卷所載:柱礎,其名有六,一曰礎,二曰礩[zhì],三曰舄[xì],四曰躓[zhì],五曰磩[zhú],六曰磉,今謂之石碇[dìng]。按照四川的方言,它叫石墩子。
《淮南子》有語:“山云蒸,柱礎潤。”——山中云霧繚繞之際,柱礎也濕了。民間也有“礎潤而雨”的說法:每年梅雨季即將開始時,空氣濕度驟增形成返潮,柱礎也跟著受潮了——換言之,要是沒有柱礎,受潮的就是柱子了。中國傳統建筑以木為主要構材,木不但怕火,也怕潮,木長期受潮會腐朽壞掉,對于木構建筑來說是災難;而柱礎是石質,不但不怕潮,還能夠有效地隔絕潮氣,從而保護木柱不受地氣侵襲而受潮腐敗。
▲北方柱礎(左)和南方柱礎(右)
南北方的氣候差異,在柱礎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南方濕潤多雨,柱礎明顯較高;北方干燥少雨,柱礎也就低矮得多。再者,踩著柱礎這塊“墊腳石”,柱子的腿腳不容易被磕碰而損壞,也延長了使用壽命;柱礎將柱子承受的力通過柱礎傳到基座,增強柱基的承壓力和建筑的穩定性。
02、柱礎的發展
柱礎因功能需要而出現,隨著時間的發展,它在樣式及形制上都有了變化,增加了視覺效應與藝術美感。
漢代柱礎有類似覆盆式,也有反斗式,但樣式極為簡樸。
六朝之后,受佛教藝術的影響,中國建筑與佛教藝術開始融合。覆盆式已相當普遍,又有了人物、獅獸、蓮瓣樣式的柱礎。
唐代雕有蓮瓣的覆盆式柱礎最為流行,但蓮瓣較六朝初期的略為肥短。
柱礎雕飾也有說明:“其所造花紋制度有十一品:一曰海石棉花;二曰寶相花;三曰牡丹花;四曰蕙草;五曰方文;六曰水浪;七曰寶山;八曰寶階;九曰鋪地蓮花;十曰仰覆蓮花;十一曰寶裝蓮花。或于花紋之間,間以龍、鳳、獅獸以及化生之類者,隨其所宜分布用之”。但宋代有“非宮室寺觀,毋得凋鏤柱礎”的規例,所以柱礎雕刻發展著重在宮室及寺廟方面。
元代,因受民族性格影響,這時期的柱礎喜用簡潔的素覆盆,不加雕飾。
到了明清,柱礎的形制和雕飾更加豐富,制作工藝已達到極高水平。
03、柱礎的雕刻紋
柱礎有隱于地下和凸出于地面的兩部分.一般意義上所說的柱礎,就是指的凸出于地面上的部分。
這些凸出于地面的柱礎,在早期時常加工成古鏡、覆盆等形式,其上有的飾有雕刻,有的是素作。后來隨著不斷地發展,柱礎樣式漸多,雕刻紋樣也更多,有動物紋、蓮花紋、龍紋、鳳紋、魚紋、水紋、其他花草紋等。除了有眾多各式不同花紋裝飾外,也有一些不加雕飾的柱頂石也是“柱礎”。
蓮瓣柱礎
蓮辮柱礎是柱礎中非常漂亮的一種,也就是在柱礎的表面雕飾有蓮花瓣,蓮花瓣有仰視蓮形式,也有仰付蓮形式,以仰蓮形式居多蓮瓣飽滿雕制精細,精美者不輸殿堂須彌座上的蓮花雕刻。
云鳳柱礎
云鳳柱礎是在柱礎表面雕刻有云朵和飛鳳形象,鳳在云中展翅飛舞,形象飄逸,而有華美之風,雕刻有風紋的柱礎大多為地方做法,而非宮式做法。
合蓮卷草重層柱礎
合蓮也就是俯蓮,蓮花瓣朝下。卷草是一種線條柔美的蔓草,在我國古代建筑雕刻中非常常見.重層就是有兩層,合蓮卷草重層柱礎,即在柱礎上施有兩層雕刻,上層為合蓮花瓣,下層是卷草紋.花紋形象優美,極富裝飾性與藝術性。
刻獅柱礎
獅子在我國古代建筑中是極為常見的形象,宮殿前方、陵墓中、住宅內、橋欄望柱等處,經常能看到形象各異的獅子雕刻。在柱礎上雕獅的情況雖然不是很多,但也有一定的數量。柱礎雕獅大多采用浮雕手法。也有部分采用圓雕手法的,用整只獅子作為柱礎,由柱子的四面均能看到獅子的形體。
如意形柱礎
如意形柱礎是將柱礎的平面做成如意形狀,是一種較為特別的柱礎形式,實例比較少見.在如意形柱礎的表面可作雕刻,也可不作雕刻,即使不作雕刻其本身的形狀也已很美,線條圓潤,喻意吉祥,造型大方。
多層蓮瓣柱礎
柱礎雕刻圖案中,很多都是蓮花瓣,有仰蓮,有俯蓮,有單層蓮,有多層蓮。多層蓮瓣柱礎就是柱礎表面雕刻有多層的蓮花瓣,非常漂亮,在功能性之外又極富藝術性與裝飾美。這種雕飾的柱礎相對比單層的仰、俯蓮要少見,因為它從雕刻工藝上來說更為復雜一些。因為柱礎的功能性非常重要,所以即使是這種雕刻精美的多層蓮瓣形式,也同樣特別注重其穩固性,所以一般都是處在下層的蓮瓣組合的面積大、上面的小。
浮雕花草柱礎
柱礎有各種形狀,有的飾有雕刻,有的不飾雕刻。浮雕花草柱礎就是柱礎表面有浮雕的花草紋樣,而柱礎的形狀并不一定是哪一種,可方、可圓、可六角、可八角。
瓜楞紋柱礎
瓜楞紋柱礎是在柱礎表面雕刻出瓜楞紋的柱礎,瓜楞紋既是柱礎表面的一種裝飾,同時也影響到了柱礎的平面形狀。有些瓜楞紋柱礎因為表面有瓜楞紋作為裝飾,就不再雕刻別的花紋圖案,而有些瓜楞紋柱礎還會另外在表面雕刻其他紋樣作為裝飾,以使柱礎形象更為優美。
圓雕人物柱礎
圓雕人物柱礎是一種雕刻比較復雜的柱礎形式,就是在柱礎上雕刻出圓雕的人物形象,人物的形象大多只是作為裝飾。不過有些人物雕刻柱礎,是將柱礎中段做成凹進的束腰形式,使柱礎成為須彌座形式,而人物就雕刻在束腰處,以手和頭承托著上枋。這樣的雕刻形式,既美化了柱礎的形象,又不會因中部變細而減弱它的承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