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廟號、謚號、年號”三者大不同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24-06-14 10:56:54  來源:一點兒微歷史
核心提示:“漢文帝”是謚號、“唐太宗”是廟號、“嘉靖”則是年號。其中廟號、年號是皇帝獨有的,謚號的話一些對國家影響很大的人物也有。

  大家在看歷史書或者視頻的時候可能會發現,對于不同年代的皇帝,大家會采取不同的叫法。


  漢朝的皇帝——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漢光武帝


  唐宋的皇帝——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高宗


  明清的皇帝——嘉靖、萬歷、康熙、乾隆


  很明顯對于他們的稱呼,大家采用了不同的叫法。“漢文帝”是謚號、“唐太宗”是廟號、“嘉靖”則是年號。其中廟號、年號是皇帝獨有的,謚號的話一些對國家影響很大的人物也有。


  廟號是三“號”中最為古老的,起源是商朝,天子去世后,如果他一生的功績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覺得值得子孫后代永久祭祀,那么接任的新天子就會給他單獨立一個廟。湯,商朝的建立者,帶領大家推翻了殘暴的夏桀,是商王朝的開國之主,作為王朝的奠基人,湯的功績是有目共睹的。湯死后,大家就商量,先王這樣的不世出的英杰千百年才出一個,必須要給他單獨建一個廟,讓他永遠吃到冷飯。這個時候的商王是外丙,大家稱呼湯為了表示尊敬當然不能直呼其名,好在這時候可以叫先王,假如外丙去世后,稱呼湯就得是先先王了。這樣好幾代以后湯的稱呼就變成“先先先先先......王”了,不僅不好聽,而且祭祀場合這樣說出來也不嚴肅。



  于是大家就決定創造一個稱呼來紀念他們的賢王,大伙不是給湯單獨建立了廟嘛,這個稱呼就叫作廟號,湯就廟號就是“太祖”,所以湯就是商太祖。這個時候大家又考慮到廟號這個東西必須有嚴格的標準,否則就會出現什么阿貓阿狗都能享受和湯一樣的待遇了,這個標準就是“祖有功而宗有德”。有功的定義很簡單,就是開創了基業,所以整個商朝也只有一個祖就是湯;有德的定義就復雜了,首先就是要保住基業,不然沒有后代給你建廟,然后就是什么開疆拓土、國泰民安類似的。這也是祖宗的由來。


  祖和宗定好了之后就是前面那個字了,商朝時期廟號就只有四種“太高中世”,創基立業曰“太”、功高者曰“高”、中興者曰“中”、世代祭祀曰“世”。在商朝,有廟號的君主包括成湯(商太祖)、太甲(商太宗)、太戊(商中宗)、武丁(商高宗)。就連重新讓商朝復興,把商朝變成殷商的的盤庚都沒有獲得廟號,只能被稱呼作“商王盤庚”。可見當時獲得廟號有多難了。


  周朝建立之后,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讓周人沒有商人那么的迷信,祖先是要祭祀的,不過沒有必要弄廟號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所以周朝時候廟號被廢除了。廟號被廢除了,先王要怎么稱呼呢,這個時候謚號就出現了,謚號充分體現出漢字簡潔的特點,用一個字就可以概括一個人一生的是非功過,為此還出現了《謚法》,天子及諸侯死后,由卿大夫議定謚號。


  一開始謚號都是美謚,差一點的也是平謚,結果西周末期出了一個奇葩天子,他貪財好利,瘋狂斂財,百姓砍樹、捕獵、打漁甚至走路都要收錢,還不準大家說話,說什么“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結果引發了百姓不滿發生暴動,把他從鎬京趕了出去。他死后,大家覺得這個人實在離譜,如果再給平謚(已經不考慮美謚了)就是不尊重《謚法》了,所以上了一個“厲”作為他的謚號。殺戮無辜曰厲,暴虐無親曰厲,扶邪違正曰厲,可以說總結了他的一生。



  諸侯也是有謚號的,比如齊桓公、楚莊王,桓、莊就是他們的謚號。辟土服遠曰桓,對應齊桓公九合諸侯,讓大家都尊他為天下霸主;勝敵志強曰莊,在位期間滅了三十多個諸侯國,打敗強大晉國的熊旅自然應該用“莊”表示他的勇猛。


  謚號中最頂級的謚號是“文”和“武”,經天緯地曰文,克定禍亂曰武(當然“文”、“武”也不局限于此)。謚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天子諸侯為了獲得一個好的謚號,就會克制自己不要亂來,在他們想任性的時候稍微有一些限制。


  也有雙字的謚號,比如趙武靈王趙雍,“武”為上謚,表達克定禍亂,胡服騎射后揚威天下之武功,“靈”為下謚,表達在繼承人問題上搖擺不定,昏庸禍國的結局。“武靈”總結趙雍一生功過。


  嬴政建立秦朝后,認為謚號這種東西的出現就是不應該的,謚號造成了“子議父、臣議君”的壞風氣,至高無上的皇帝你們也配評價!嬴政于是廢除謚號,所以現在秦朝的皇帝我們就稱呼為秦始皇、秦二世。


  秦朝存在的時間畢竟太短,加上劉邦本就是戰國出生的人,他建立漢朝后,不僅重新使用謚號,還把周朝不用的謚號撿了回來。也是在漢朝,天子的宗廟制度得到完善,“天子七廟”就是指皇帝的七名先祖可以在太廟享受祭祀,而其他的祖先的宗廟就要毀掉放入祧廟中,這也是為了防止皇家的墳地越來越大,增加國家財政壓力。“七廟”指“一祖二宗四親廟”,“一祖二宗”是不能被祧出去的,只要這個朝代還在,他們就可以永久享受祭祀。“四親廟”是指和當代天子血緣最親的四位,比如甲乙丙丁戊是代代相傳的關系,戊在位的時候甲乙丙丁都在太廟里,等到戊的兒子已繼承皇位了,甲就要被祧出太廟進入祧廟。太廟里面始祖的排位在中間,然后其余按照“左昭右穆”的順序分列兩側。


  “一祖二宗”里“一祖”是始祖(太),“二宗”是高祖、太宗,始祖和太祖在漢朝是一個人,就是劉邦,因為劉邦既受封“漢王”(獲得基本盤)又建立漢朝(創立基業)。但是其他朝代就不一定了,比如魏的太祖是曹操,高祖是曹丕,唐的太祖是李虎,高祖是李淵。太宗則是“有德”的里面最有德的,所以太宗也不會被祧出去。劉邦的廟號就是漢太祖,謚號是高皇帝,所以他是漢太祖高皇帝,我們如今稱呼他叫“漢高祖”主要是司馬遷的《史記》這么稱呼他,來源于司馬遷對他的尊稱。


  西漢時期對于廟號的標準也比較嚴格,整個西漢只有四位皇帝獲得廟號,漢高帝劉邦太祖、漢文帝劉恒廟號太宗、漢武帝劉徹廟號世宗、漢宣帝劉詢廟號中宗。另外漢元帝劉奭廟號高宗、漢成帝劉驁廟號統宗、漢平帝劉衎廟號元宗是王莽給他們上的廟號,主要是王莽為了湊夠七廟,東漢建立后,劉秀覺得這三個皇帝實在沒有含金量,就把廟號取消了。


  西漢的皇帝不是所有的都有廟號,這也是現在我們一般用大家都有的謚號稱呼他們的原因。


  來到東漢,先說說劉秀,“光武帝”又是一個雙字謚號,和趙雍的“武靈”不同,“光”和“武”都是頂級謚號,能紹前業曰光,克定禍亂曰武,說的就是劉秀再造大漢的偉業。漢光武帝的廟號是世祖,祖代表他開創基業,代表世代祭祀曰,由于劉秀是從皇家旁系登上皇位,所以“世”又有了世系轉移的意思,后來的明世宗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人只要足夠厲害,廟號的意思都可以為你改變。“太高中世”在歷史上“太高世”都有祖,唯獨沒有中祖是因為中是中興,祖是開創,既要再造王朝,又要開創盛世,滿足這個條件的就只有劉秀,但是他已經是世祖了。我想如果劉備能夠三造大漢的話,可能就可以補上中祖的空缺了吧。


  另外漢朝講究以孝治國,所以他們的謚號其實還要加一個“孝”,漢孝武帝劉徹、漢孝明帝劉莊才是全稱。


  三國時期,廟號開始泛濫,更有魏明帝曹叡為了自己可以一直享受祭祀,在生前就把自己廟號定為“烈祖”的事情。


  西晉以后廟號開始泛濫,只要是個皇帝,不是亡國之君,沒有被推翻都能混到一個廟號,“太高中世”早就不夠用了,所以大家就開始發明,廟號也開始參照謚號來定,開始有了評價皇帝的含義。


  唐朝之后的皇帝開始使用廟號來稱呼主要是因為唐朝以后謚號開始放飛了,李淵“大武皇帝”,李世民“文皇帝”,這兩個還行,還在謚法范圍內。接著看李治謚號“天皇大帝”,有點放飛,也還不算離譜。但是李治覺得父親李世民太厲害了(雖然確實很厲害),一個文不夠,得加成“文武圣皇帝”,壞了,這就開壞頭了。李隆基即位,李世民又成了“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不僅李世民的謚號要加,其他人也要加,謚號就變得越來越長,再用謚號稱呼就顯得冗長了,就改用廟號吧。



  值得一提的是唐宋兩朝都認了一個厲害的祖先,也給他們上了廟號——唐圣祖李耳、宋圣祖趙公明,一個太上老君(怪不得唐武宗要滅佛),一個初代武財神趙公明。


  唐宋謚號突出一個混亂,宋太祖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宋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文明章圣元孝皇帝,不知道到底哪個字才是他們真正的謚號,還會出現好幾個皇帝搶一個字用的情況。


  明清的謚號雖然長,但是和唐宋比有了進步,至少大家都知道要哪個是真正的謚號,明清各取兩個朝代為例,朱元璋: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圣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棣體天弘道高明廣運圣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康熙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乾隆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圣純皇帝。明朝前四個字都是X天X道,清朝都是X天X運,表示他們是受了天命的,后面的都是吹噓他們的功績,只有倒數第三個字才是他們的謚號,所以朱元璋是明高帝,朱棣是明文帝,康熙是清仁帝,乾隆就厲害了,清純帝!


  最后是年號了,最開始我們的祖先使用天干地支紀年,比如這年是甲子年,那年是戊戌年,但是六十年一個甲子,容易造成誤會,漢武帝就發明了年號。前140年漢武帝宣布這年是建元元年,以后你們都不需要用天干地支的那一套麻煩東西了,一二三四五比甲乙丙丁戊方便多了。想法是好的,但是漢武帝換年號實在是太頻繁了:天上有彗星出現,改元元光;捕獵抓到一只鹿,改元元狩;要去封禪泰山了,改元元封。漢武帝一共使用了11個年號,其實一點不方便。


  年號上真正過分還是李治和武則天兩口子,各自用了十多個。這里重點說一下武則天,畢竟她只當了15年皇帝: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圣、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圣歷、久視、大足、長安和神龍,加上她當太后實際掌握權力時期的光宅、垂拱、永昌、載初,足足17個。特別是三個四字的“萬歲”年號,我覺得她實在是太過于迷信了。如意用了五個月,延載七個月,證圣八個月,天冊萬歲和萬歲登封甚至只有兩個月。



  這個時期的江湖好漢可能比較痛苦:


  “你哪年生的?”


  “大足元年,你呢?”


  “萬歲通天元年。”


  “萬歲通天、神功、圣歷、久視、大足、長安,你比我大五歲,我要管你叫哥。”


  另外不同的皇帝也會使用相同的年號,宋太祖趙匡胤即位后讓丞相趙普想年號,趙普費盡心思想了一個“乾德”,北宋滅后蜀后,趙匡胤發現后蜀宮人中有一面銅鏡上刻有“乾德四年制”的字樣,一問才知道“乾德”在四十多年前就被前蜀后主王衍用過了。趙匡胤就感慨“丞相還是要用讀書人啊”,趙普非常羞愧,回去就開始發奮學習。


  明朝以后,朱元璋覺得頻繁改元實在不方便紀年,一直使用洪武年號,后來明清的皇帝都效仿基本就只用一個年號,例外就是明英宗朱祁鎮有“天順”和“正統”,清太宗皇太極有“天聰”和“崇德”,一個是因為留學回來搶了兒子的皇位(不奪門也是朱見深即位),一個是顯示自己從后金可汗變成清朝皇帝。因為基本上都是只有一個年號,所以我們就用年號稱呼明清皇帝。


  最后兩個關于清朝廟號故事:


  1.雍正太崇拜康熙,給了定了一個不倫不類的圣祖,本來順治的世祖就很強行了,結果圣祖一來清朝直接“三祖一宗”,拉低廟號的含金量;


  2.嘉慶給父親乾隆上了高宗,乾隆在生前告訴王公貴族和朝廷重臣,自己死后不給上“祖”的廟號,表面謙虛,實際上是在暗示自己要祖。結果嘉慶反手就給父親乾隆上了一個高宗,高宗表面是美謚,但實際上宋高宗以后就沒人用了,嘉慶可能是因為老爹壓制他三年非常不滿,故意惡心一下乾隆。


 
標簽: 謚號 廟號 年號

本文標題: “廟號、謚號、年號”三者大不同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13412.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资县| 兴国县| 石楼县| 邹平县| 望江县| 舞钢市| 定陶县| 湟源县| 无棣县| 六盘水市| 诸城市| 扶绥县| 延吉市| 宁晋县| 彰化市| 和林格尔县| 绥化市| 柞水县| 丹巴县| 宁海县| 新疆| 林州市| 措美县|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 进贤县| 邓州市| 宁强县| 东乡族自治县| 阿拉善右旗| 常宁市| 新晃| 尤溪县| 桐庐县| 温泉县| 东明县| 长泰县| 山丹县| 定日县| 沈丘县| 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