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民間一直把皇帝擁有的女性稱做“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所謂七十二妃是言其多而已,沒有哪個朝代有此定數。在古代,多把三、六、九看成表示多的虛數,而不是實數,七十二則是三、六、九的高等倍數,其意思是表示皇帝后宮充盈。那么,在明清時的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故宮的內廷,“三宮六院”究竟是指哪些建筑?
故宮舊稱紫禁城,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故宮的建筑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所謂“前朝后寢”。“外朝”與“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后三宮為中心,是皇帝與皇后以及妃子們起居生活之所。
“三宮六院”都在故宮的內廷,“三宮”又稱“后三宮”,指皇帝居住的乾清宮、皇后居住的坤寧宮,以及位于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的交泰殿(殿名取自《易經》,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內宮不許干預政事”的鐵牌就立于此殿。)
“六院”其實是十二院,“三宮”東、西兩路各有六宮,“東路六宮”即齋宮、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景陽宮和永和宮;“西路六宮”為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長春宮、咸福宮和重華宮。因各宮均為庭院格局建筑,故稱為“東六院”和“西六院”。
坤寧宮與前面的乾清宮分別為傳統意義上的帝、后寢宮?!扒濉薄ⅰ袄帯痹⒁馓烨宓貙幖刺旄呙鞯夭┖?。
乾清宮是內廷正殿,即民間所謂“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中的第一座宮殿。乾清宮面闊9間,進深5間,高20米,重檐廡殿頂。殿的正中有寶座,兩頭有暖閣。乃明、清十六個皇帝的寢宮:明朝的十四個皇帝和清代的順治、康熙兩個皇帝,都以乾清宮為寢宮。
他們在這里居住,也在平時處理日常政務。清代順治、康熙年間,乾清宮與政務關系相當密切,皇帝在這里讀書學習、批閱奏章、召見官員、接見外國使節以及舉行內廷典禮和家宴。雍正帝雖移居養心殿,但還是經常到這里選派官吏、批閱奏文。
在乾清宮前露臺兩側有兩座石臺,石臺上各設一座鎏金銅亭,稱做江山社稷金殿,口語也稱其為金亭子。金殿深廣各一間,每面安設四扇隔扇門,重檐。圓形攢尖式的上層檐上安有鑄造古雅的寶頂,象征江山社稷掌握在皇帝手中。
乾清宮的南廡房有一南書房,據載,年少的康熙皇帝就在這里智擒了鰲拜,去掉了一個心腹大患。雖然故事流傳的版本很多,但其確確實實發生在乾清宮的南書房內。
坤寧宮始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兩次毀于火,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沿明制于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盛京沈陽清寧宮再次重修。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延燒此殿前檐,三年(1798年)重修。乾清宮代表陽性,坤寧宮代表陰性,以表示陰陽結合,天地合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