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心熱衷于體育運動。不僅歷朝皆“習武尚體育”,古代還設有很多專門的體育比賽。
射箭、馬術、蹴鞠.…這些古老的體育項目,如今聽起來或許有些陌生,但在古代卻是備受矚目的競技項目。它們不僅考驗著運動員的體能與技巧,更代表著一種精神的傳承與文化的積淀。
十大體育項目
捶丸
捶丸,來源于唐代的“步打球”,其特點在于,可娛樂養性也能鍛煉身體,加上擊球的運動并不劇烈,不易損傷肢體,具有獨特的娛樂和養生作用。
捶丸是一種以仗擊球的體育活動,也可以理解它為古代版的高爾夫。
蹴鞠
縱觀歷史,玩蹴鞠玩出花樣的人必有高俅《水滸傳》記載,高俅是一個蹴鞠高手,早年就因蹴鞠而得到端王賞識,端王成為宋朝皇帝后,高俅也靠著自己超凡的蹴鞠技能升到了太尉的高位。
類似于現代足球,起源于戰國以前,在漢代獲得極大的發展,唐宋時期最為繁榮。
射箭
古人云“君子無爭,必有射乎。古代射箭要遊循射禮,進退之間要有禮節風度。三國時期,昌布的“轅門射戟”,已是婦孺皆知。唐太宗的箭術更是一絕,說是可以達到箭無虛發的程度。
射箭是中國古代體育運動的鼻祖,早在西周時期就是重要的禮儀活動和教育手段。作為六藝之一,射箭在中國古代不僅是政城拔寨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運動方式。
包括御術和馬術,御術指駕馭戰車的技術,馬術則分為馬戲和賽馬兩種。
投壺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宴請賓客的禮儀之一就是會邀請客人射箭,有些人確實不會射箭,就將射箭變成擲箭,以酒壺代替箭靶。久而久之,投壺就成為酒席宴會上用來招待客人的一項娛樂活動。
投壺也叫“射壺”,是由射禮演化而來的一種投擲性競技游戲。
冰嬉
據記載,1625年正月初二,努爾哈赤率眾福晉,八旗諸貝勒、福晉蒙古諸貝勒、福晉,眾漢官及官員之妻,至太子河冰上,玩賞踢球之戲”。這里的“踢球之戲”,就是冰嬉運動的一種。
冰嬉是一種源于滿族習俗的冰上運動,滿族人“精于騎射、工于鞍馬”,自然少不了冰上競技類的運動。清朝時最為興盛,是一種集花滑、速滑、冰上足球、冰上雜技于一體的運動。
馬術
馬術,最早出現在北方的游牧民族中。馬術原本是人駕馭、騎乘馬匹的技能,現已逐漸發展成為在競技場上檢驗人馬配合、協同工作能力的獨特體育項目。
中國馬術歷史悠久,在漢唐時期,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平名百姓,不論男女老幼都熱衷于騎射、馬球等馬術娛樂活動。
武術
武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先秦的戰術搏擊、漢代“角抵”晉代“口訣要術”到唐代“武舉制”宋元“武社武館”再到明清武林門派林立,擁有幾千年文化積淀的武術被譽為中國的國術。
在中國武術發展史上,最為著名的武術流派是少林派、武當派和峨眉派。還由此衍生出許多武俠小說和電影,俠義精神更是影響著一大批國人。武術活動起源于史前人類的社會實踐,興盛于宋代,明清時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龍舟
傳統的龍舟比賽前先要進行“出龍”等祭祀活動,開賽后鑼鼓喧天為了增加觀賞性和刺激性,龍舟到達終點時,劃龍舟者還要“翻身徑入”水中,搶奪設在水中的浮標。兩岸多圍觀者,聲勢浩大。
端午賽龍舟是中國傳統文化活動之一,它源于楚國人紀念屈原,后來發展成為了一項全民參與的體育競技活動。
跳水
中國古代跳水也叫“扎猛子”,主要流行于民間。《詩經》上就有“游泳之詠之”的記載。戰國時期,游泳已經成為一種風俗,魯人就有在沂水游泳時有迎風歌唱的習俗。
宋代出現了一種叫做“水秋千”的跳水活動,在船頭秋千架上進行跳水比賽。此外,北宋汴京城中的金明池也是朝廷舉辦游泳比賽的重要場地,選手奪得水中的標即農獲勝。
圍棋
詩人杜甫本人就是一位忠實的圍棋迷,說是他人到了哪里,就能在哪里交上棋友“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楚江巫峽半云雨,清算疏簾看圍棋”,這些都是杜甫詠圍棋的名句。
圍棋是一種歷史悠久、凝聚古人智慧的智力運動。作為中國最古老的益智游戲,圍棋下法精妙,講究步步為營的招式。
如今,我們雖已無法親臨現場,但通過歷史的記載與文化的傳承,我們仍能感受到那份激情與榮耀。可以看出古人對于體育的推崇,既講究競技精神,也看重其中的禮儀交往和娛樂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