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城玉皇廟居高臨下,氣勢軒昂,是古澤州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道教廟宇。創建年代不詳,據廟內現存明代碑刻記載:“隋時居民聚之北阜,建廟宇三楹,內繪三清神像”。北宋熙寧九年(1076年)在原址上重建,題名“玉皇行宮”。金泰和七年(1207年)廟宇多數坍塌,當地民眾曾集資修復,金貞祐年間(1214—1216年)部分毀于兵火。元至元元年(1264年)又重建,明清兩代屢次修葺,始成今日規模。
玉皇廟所珍藏的宋、金、元不同時期的彩塑,具有非凡的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
尤其是二十八星宿彩塑,在全國現已發現的古代塑像遺物中尚屬孤品,是一座奇特神妙的道教藝術寶庫,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
古代天文學家把天空中可見的星分成二十八組,叫做二十八宿,東西南北四方各七宿。
唐代初年,五行家袁天罡把二十八宿與二十八種動物撮合在—起,并在每個星宿名后分別綴以日、月、金、木、水、火、土中一個字。于是二十八宿的名字由原先的一個字變成了三個字的組合,比如角木蛟,軫水蚓。
以此為據,把人物和動物形象相結合而塑像成形的二十八星宿塑像,在晉城玉皇廟是中國保存至今的孤例。
二十八星宿彩塑
東方七宿(青龍)
角木蛟:主管人間將軍、兵甲、雨澤、延生、農田耕稼之司。
亢金龍:主管人間瘟災、大風、飚石、百藥、國師、三公、五老百官祿秩之司。
氐土貉:主管人間后妃官府、山林草木、雨水淫溢之司。
房日兔(元)主管人間藏內、寶器金玉、駭雨負重、擎駱之司。
心月狐:主管人間帝王明堂、雨澤、工役技藝百巧之司。
尾火虎:主管人間祥云瑞霧、女人不和之司。
箕水豹:主管人間斜風細雨、奸邪淫佞妄、蠻夷狐貉、虜狄津梁水族之司。
西方七宿(白虎)
奎木狼(元)主管人間武庫兵甲戈矛、溝瀆池庭、風雨雷電之司。
婁金狗(元)主管人間宮觀寺院禁苑內庭、供給犧牲、郊禮齋醮之司。
胃土雉(元)主管人間倉庫、積聚金銀珍寶疋帛、雷公五谷之司。
昴日雞(元)主管人間天地晴明、去衰除禍、獄典曹吏、刑罰囚系考決之司。
畢月烏:主管人間天地開泰、朱輪寶蓋、邊兵守境封疆安寧之司。
觜火猴:主管人間收斂萬物、風雷雨澤、山川房廟、鬼魅妖怪之司。
參水猿:主管人間將軍權衡境域、殺伐冤仇、劫奪忿悅之司。
南方七宿(朱雀)
井木犴:主管人間天色昏暗、池塘坡井、橋梁大水江湖、魚龍介族之司。
鬼金羊:主管人間金玉疋帛、喪禍詛咒、毒藥、司察奸惡之司
柳土獐:主管人間庖廚食味、天色昏黃、雷雨、兵戈草賊之司。
星日馬:主管人間裁縫、衣裝文繡、晴明、刀劍血光之司
張月鹿:主管人間宗廟、珍寶衣服、賜宴賓容、父子不睦、兄弟不和之司。
翼火蛇:主管人間樂府五音六律、水府魚龍、飛走群毛萬類之司。
軫水蚓:主管人間天地明朗、哭泣離別、官府口舌、兇惡危難之司。
北方七宿(玄武)
斗木獬:主管人間進士登科爵祿、微風細雨、斛斗升合秤尺之司。
牛金牛:主管人間云霧霜雪、牛羊六畜犧牲、足蟲百獸、南越百蠻之司。
女土蝠:主管人間裁縫衣物、嫁娶聘偶、陰凝大風之司。
虛日鼠(元)主管人間宮室廟堂蓋屋、祭禮考妣、五虛六耗、悲泣之司。
危月燕(元)主管人間丘陵墳墓悲泣、旋風沙石、危厄艱險之司。
室火豬:主管人間官室金戶玉堂、文章圖籍、軍料府庫、陰霾凝滯之司。
壁水獝:主管人間文章圖書秘府、陰寒雨澤霹靂,五谷百果之司。
玉皇廟的二十八宿塑像,推斷為元代大雕塑家劉鑾的作品,其特點是希臘鼻子,腰部細長,面部表情豐富而深刻。
塑像造型生動,儀態灑脫,神采飛揚,栩栩如生;眾神欣然,從天而降,穆穆雍雍,惟妙惟肖,雕塑精巧,代表了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最高成就。
不僅對元之后的古代雕塑產生過重大影響,而且對當今雕塑藝術的研究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世所罕見,當屬全國文物之冠,國內現存僅此一處,堪稱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