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造型的特點,除了屋頂樣式以外,還有就是整體單棟建筑的造型。它按照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它在整個建筑群中所處的位置,可以分為:殿堂、樓閣、亭、臺,還有軒榭和舫廊。這些都屬于建筑的形式。
而我們以前說到的廡殿、歇山、懸山、硬山等,都是屋頂的樣式。而今天所說的形式是根據建筑的使用的功能需要和它在整個建筑群里的所處的位置來決定的。
01、殿堂
我們先說殿堂,在一個建筑群中,它屬于中心建筑。而且還是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筑。如果我們要區分這兩類,那就要看建筑群的規模和大小。比如說宮殿和大型的寺廟,這個中間的主要建筑都是殿。比方說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寺廟中有大雄寶殿。大規模的建筑的中心都是殿。
而小規模的建筑群的中心建筑是堂。比如老百姓的祠堂,家宅里面的正堂,還有南方常說的堂屋,書院的講堂。
當然在建筑的式樣上也有一些區別。比如太和殿,還有岳麓書院的講堂,雖然都屬于中心建筑,但是講堂沒有宮殿那么高大威武。它只是一個堂。像這樣的還有老百姓的正堂和堂屋。
02、樓閣
中國古代很少有多層建筑。樓很少的。那是因為古代人不多,地廣人稀,土地很多,不像我們現在這么緊張。由于這個緣故,古代的建筑兩層的都很少。所以樓閣在很少的情況下才會使用。那有哪些情況呢?
最多的一種情況是藏書。也就是藏書樓。還有就是古代年輕女子的繡樓。這繡樓也是古代民居常見的建筑。還有就是風景區里的觀景的,登樓遠眺。
樓和閣這兩類建筑,實際上是一類。兩者很難區分。比如說中國古代有三大名樓: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都屬于樓閣建筑。
下面我們再來看幾個樓閣建筑。
寧波天一閣
寧波天一閣,這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藏書樓。雖然是私家藏書樓,但是很有名氣。以至于歷朝歷代,一些皇家的藏書樓,都學習模仿它。這天一閣有個特點是什么呢?
它底下一層是六開間,上面一層是一開間。那為什么這么設計呢?
原來這上面一層一開間是假的,實際上它里面,也還是一個一個的開間。只是在外觀上做成一開間。做出這樣的設計,實際上來自一種思想。
原來中國古代都是木結構的建筑,木結構最大一個特點是害怕著火。尤其這種藏書樓,那么多年的藏書,一著火就全完了。那為了防火,怎么辦呢?它有沒有現在的消防設施。只能用桶和盆子。當然這個是杯水車薪,完全不能解決問題。
這樣就只能靠一些信仰的東西,權作一種心理的安慰吧。在《易經》中一句話叫作,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既然水是可以壓火的,可以鎮住火的。那就在上面做成一而下面做成六的形式。而天一閣的名字也就是這么來的。這就是一種特殊的形式。
遼寧故宮文溯閣
后來許多的藏書樓都是模仿它的。大家看這是遼陽故宮的文溯閣。這是一個皇家的藏書樓。也是底下六開間。上面沒有弄成一開間的形式。在清朝乾隆年間的時候,有七座藏書樓。當時都是模仿寧波的天一閣。那為什么一下要造這么多呢?這其實和他的好大喜功有關。
原來他做了一個文化工程。就是命人修《四庫全書》。這是中國歷史上空前浩大的工程。它有七萬多卷。這一部書修出來之后,要一座樓才能把它收藏下來。那絕對不是一個書架所能藏起來的。當然修出來之后,它就吸取了明朝的《永樂大典》的教訓。
杭州孤山文瀾閣
原來《永樂大典》在修出來之后,因為只有一部,所以在后來因為戰亂失火等原因,就逐漸散佚了。這樣,乾隆皇帝就讓很多的人來抄。總共一部原稿,抄了六部,做了七套。因為那個時候不可能印刷。
當然主持這個工作的是紀曉嵐。抄出來之后就建了七座皇家藏書樓。一個藏書樓里藏一套。那分別在什么地方呢?
圓明園文淵閣
它們分別是沈陽故宮的文溯閣、北京故宮的文淵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北京圓明園的文源閣、江蘇江都的文匯閣、江蘇鎮江的文宗閣、杭州孤山的文瀾閣。這也叫作北四閣、南三閣,分別藏著七套《四庫全書》。當然,除了這些皇家藏書樓之外,民間也有很多。
03、亭
亭是一種中國傳統建筑,起源于周代。多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涼或觀景用。一般為開敞性結構,沒有圍墻,頂部可分為六角、八角、圓形等多種形狀。有四大名亭:
安徽滁州醉翁亭
醉翁亭,中國四大名亭之首,又被稱為天下第一亭。陶然亭取白居易詩“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為亭命名,被全國各地來京的文人視為必游之地。
陶然亭
愛晚亭位于位于湖南長沙岳麓書院后青楓峽的小山上,據唐代詩人杜牧《山行》而改名為愛晚亭,取“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之詩意。堪稱亭臺之中的經典建筑。
愛晚亭
湖心亭為外西湖中心,清十八景之一。有聯曰:山橫三面碧,湖繞四周青。坐在亭中可飽覽湖光山色。
04、臺
臺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建筑形式。尤其是秦漢以前,特別時興高臺建筑。春秋戰國時代,一直到秦漢,還有很多的高臺建筑。一直到東漢、三國時代都有不少這樣的建筑。
河北邯鄲銅雀臺銅雀臺位于河北臨漳縣境內,距縣城18公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代表有春秋時期楚靈王的章華臺。還有曹操的銅雀臺。都是一座高臺上面再建建筑。當然這種高臺建筑已經很少了。
在河南登封有一座觀星臺。那是觀天文天象的。這個是我們今天很少能夠看到的高臺建筑。這個建筑的造型很特別。這個建筑中間一個孔,一個長長的間隙。而間隙相沖的地面上做了一個長條的尺子。
上面有刻度,這個刻度是干什么用的呢?
它就是太陽光從高臺的孔下面投下來的時候,就投到這個尺子上面。這個刻度上面。不同的時辰,就投到不同的刻度上面。也就是說用這個來記時辰。
05、軒
它是中國古代建筑中一個特有的類型。一面全開敞,沒有墻壁門窗。這一般是在景觀的場合下,是用來觀景的。屬于園林風景中的建筑。人在這里可以遮風避雨,又可以朝外面觀景。
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比方說岳麓書院,那個講堂前面,也是全開敞的。前面有一條廊,叫作軒廊。朝著庭院,那一面完全沒有墻壁,全開敞。這是起什么作用呢?
因為書院的講學,是自由的。在人多的情況下,它就朝著庭院中間延伸過去。
06、榭
這是一種臨水的建筑,建在水邊上。一邊在水上,另一面靠岸。這類建筑在園林中特別多。比如山東濰坊十笏園的水榭。
07、舫
舫就是一個船形屋。它是模仿船的樣子,做在水面上。船下面是用磚石砌起來的。它也可以用來坐在里面聊天喝茶。最著名的是頤和園當中慈禧太后的舫。另外,南京瞻園中,蘇州拙政園中都有舫。
08、廊
廊是指屋檐下的過道、房屋內的通道或獨立有頂的通道,包括回廊和游廊,具有遮陽、防雨、小憩等功能。
以上我們說的是中國建筑的形式,是從建筑的樣式,用途以及在整個建筑群中的地位來說。另外,我們還說過屋頂的式樣,這些都屬于中國古代建筑的造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