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有這樣一座城市:舜帝德孝治天下,在這里留下了光輝篇章;周武王分封諸侯,古魏國在此崛起展現一方雄圖;關羽以忠義仁勇揚名,其精神成為中華民族道德楷模的象征。
這里就是運城。
運城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擁有眾多令人嘆為觀止的古建筑,如供奉著池神的鹽池神廟,與應縣木塔并稱南樓北塔的飛云樓……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運城三座奇特的古塔。
普救寺塔(鶯鶯塔)一座會發出叫聲的塔
鶯鶯塔,又名普救寺塔,是一座承載著深厚歷史與文化底蘊的古塔,位于山西永濟蒲州鎮西廂村,始建于隋代,公元1563年重修,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
該塔原名為舍利塔,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發生地震,殿塔皆毀,地震八年后得以修復,形成了如今我們所見的十三層樓閣式磚塔。
在塔的附近以石相擊,在一定位置便可聽到“呱、呱”的回聲,類似青蛙鳴叫。它之所以會“叫喚”,傳為匠師筑塔時安放金蛤蟆在內,實則是塔身中空所致。
鶯鶯塔具有奇特的回聲效應,是我國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也是世界六大奇塔之一。由于《西廂記》里張生與崔鶯鶯的故事發生在塔下,所以后來改稱“鶯鶯塔”。
龍興塔一座會冒煙的塔
龍興塔坐落在運城新絳縣縣城龍興路北端高阜上的龍興寺內。據記載,龍興寺始建于唐代,最初為道教靈寶派的道觀,后改稱龍興寺。
龍興塔始建于唐朝貞觀年間,原為八級,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因年久塌落,重修時外墻包以青磚,并增高到十三層,達43.7米。
此塔最為神奇的千古之謎是,曾六次冒出青煙,每次持續半小時左右,這一奇特現象至今仍是未解之謎,也為龍興寺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安邑塔(太平興國寺塔)一座裂兩半的塔
太平興國寺塔又稱“太平興國寺舍利塔”、南海觀音塔,俗名安邑塔,位于山西運城安邑鎮,是宋代建造的八角形樓閣式磚塔,曾被稱為“裂而不倒的奇跡塔”。
修復前舊照
該塔歷經多次地震,最寬處裂縫曾長達1米多,塔頂震落,原高89米、十三層,后來僅存71米、十一層。
如今,太平興國寺塔經過修復又恢復成最早的十三層,再現了舊時民謠“安邑縣,好高塔,離天只有丈七八”的雄偉壯闊氣魄。
山西運城的這三座奇塔各具特色,不僅展現了古代建筑藝術的魅力,更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