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各時期的壁畫壁面制作方法基本一致。
地仗制作
莫高窟等敦煌石窟開鑿在酒泉系礫巖上,此種地層結構粗糙又易風化疏松,巖壁極不平整,無法直接繪制壁畫,要在將要繪畫的沙礫巖壁面上制作“壁畫地仗”。
1.粗草泥層:用取自洞窟附近的粉質沙土,摻加麥秸草調和制成泥,壓抹在洞窟的礫石巖面上。
2.細泥層:用莫高窟窟前宕泉河河床的澄板土,在其中摻加麻筋,調制成泥,涂抹在粗草泥層之上。
3.白粉層:最后在細泥層上涂刷一層非常薄的高嶺土、石灰或石膏之類的粉層即可繪制壁畫。
整窟總體設計
繪制洞窟壁畫的第一道工序是根據窟主和施主們特定的宗教意愿,依據佛經,對整個窟內各壁所要繪畫內容和題材進行總體規劃,設計畫稿。
起稿
1.直接起稿:按內容對整窟墻體進行大塊面的整體劃分之后,用嫻熟的繪畫技巧,徒手直接在墻面上繪制。一般是用毛筆蘸淡土紅顏色直接在墻壁上勾畫的。
2.按比例劃分墻面起稿:根據事先畫好的構圖小稿,按比例放大。
3.粉本刺孔:古人于墨稿上加描粉筆,用時撲入縑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
著色
畫稿完成之后,師傅寫上色標,由弟子工匠涂色完成?!吧珮恕本褪巧史植嫉拇枴6鼗捅诋嬛幸寻l現用行草書法寫上的布色符號有“夕”(綠)、“工”(紅)、“青”、“廿”(黃)等,各取字形中的局部為代號;或者有“紫”、“青”、“朱”、“祿”(綠)等,各用全字。當然在敦煌壁畫中大量的壁畫并不標示色標,而是直接上色。這是由于畫工畫匠們具有嫻熟的繪畫技法,駕輕就熟。
莫高窟壁畫中歷代主要使用的顏料為天然礦物色。天然礦物色以天然礦石為原料,它經過選料、粉碎、除鐵、研漂分級等程序,制造出繪畫所需深淺不同的各種顏色。其色彩純正渾厚、艷而不俗,具有耐候性、耐光性、不怕酸堿腐蝕等特性,即使沒于土內多年也不會影響其色澤的艷麗,具有化工合成顏料難以達到的表現效果。
動物膠是礦物色的黏結劑,巧妙地將礦物色的各顆粒黏結,不同顏色的顏料疊加,產生了礦物色特有的發色效果,使畫面呈現了斑斕多變的色彩魅力。
勾線
壁畫繪制最后一道工序是描線成形,也稱之為“定形線”。
莫高窟壁畫為什么會變色
通常認為鉛顏料是人類最早人工制備的顏料。根據專家的分析調查,確認在莫高窟壁畫和彩塑中使用過鉛顏料。但由于上千年的老化,大部分使用過鉛顏料的壁畫和彩塑部位都存在變色的現象,有些甚至完全變黑。
鉛元素由于存在多種化學價態,因此有多種鉛的化合物,包括鉛黃,鉛紅,鉛白,鉛丹,鉛黑。在莫高窟壁畫和彩塑中發現普遍使用了橙紅色的鉛丹和白色的鉛白顏料,而變色最嚴重的也是鉛丹顏料。
鉛白作為最早人工合成的顏料,具有優良的遮蓋力和白度,歷史上廣泛用于化妝品和各種色料中。專家研究發現鉛白顏料在潮濕的堿性地仗表面非常容易變為鉛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