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大牌奢侈品,貴在品牌故事、營銷概念。而中國的奢侈品,貴在珍稀的原材料,精湛的工藝與獨到的審美。
幾千年來,華夏民族創造出了無數璀璨的藝術成就。桑蠶絲搭配祥瑞花紋的非遺紡織布料——宋錦,可以說是“中式老錢風”的頂流。
央視播出的《國家寶藏》第四季“元青花釉里紅樓閣式人物谷倉的前世傳奇”的舞臺劇中,演員林允身穿宋錦服飾登場,衣服是在宋錦上織就的纏枝牡丹紋樣和飛鷹捕兔紋樣。
明星楊冪的幾組新中式宋錦服裝的街拍,也讓宋錦成為當紅的新中式頂流。
網友們說:“很驚艷,它有一種雍容華麗但不招搖的美。”
2024年春晚中的《年錦》為中國傳統紋樣創演秀,介紹了我國不同朝代代表性的錦緞及其花紋,驚艷了全網。
(2024年春晚《年錦》節目截圖)
歷經千年的宋錦,至今依舊以無可比擬的魅力歷久彌新。
01宋錦,典雅自然的錦繡之冠
在中國14種類別的絲織品中,錦的工藝最為復雜,一般用上好的彩色絲線織造,通過豎向的經線和橫向的緯線相互交錯,形成色彩斑斕的圖案。“錦”字也因此在漢語中獲得了美麗和美好的意思。
“錦”將蠶絲的優秀性能和美術設計結合,是可以穿在身上的藝術品,是皇家貴族專屬的衣料,《紅樓夢》里的重要人物,大都穿著織錦華服,比如王熙鳳穿的“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
宋錦歷史悠久,起源于春秋,形成于宋朝,繁盛于明清。
宋朝是審美的巔峰時期,無需雕琢也自帶風骨,宋錦就是在這樣的審美下滋養而成,其風格古樸典雅,華而不炫,貴而不顯,與云錦、蜀錦并稱為“中國三大錦”。
宋錦往往散發著濃郁的文人氣息,不僅用于服飾,也用于文人墨客書畫裝裱,室內裝飾等。
宋錦工藝,是古代織造技藝巔峰。傳統宋錦的生產制作,從臘月浴蠶,繅絲染色到織成產品,前后要經過20多道工序,極其煩瑣。
南宋樓璹《蠶織圖》局部(圖源:黑龍江省博物館)
宋錦由上萬根絲線,在高達3.5米的提花木機上織就而成,一人在下面坐著引緯織造,另一人懸坐于織機之上牽花提綜,上下呼應,交換投擲多色緯梭。
織錦之前必須有明確的設計思路,圖案是什么,結構是什么,用什么材料,什么工藝,在什么樣的織機上可以實現……設計者就像一位建筑設計師。
織錦時,一個人在上面,根據設計要求提示什么顏色的緯線穿過哪些經線,這叫牽線或牽花。
另一個人在下面根據牽花人給出的提示,讓緯線的梭子穿過正確的經線。
幾千根幾萬根的絲線如何交織都有設計,每一個環節都有精密的“代碼”。
宋錦的色彩古樸高雅,一般不采用強烈的對比色,而是用幾種層次相近的顏色進行渲暈。
300多年前蘇州織造府織的《彩織極樂世界圖軸》是宋錦工藝的巔峰之作。這幅圖軸據傳是乾隆皇帝送給母親的生日禮物,圖軸上布滿山水樹木,奇花珍禽,還有320個神態不同的人物,花樣之繁復,顏色之繽紛,令人嘆為觀止。
絲線交織之間,意蘊無窮。
宋錦,是我們中華民族含蓄而閃耀的獨特美學語言。
02宋錦紋樣,凝聚著東方文明的精髓
宋錦的紋樣數不勝數,中國人通過自己的審美和設計,把世間萬物搬到絲綢上來,這些紋樣不僅是裝飾,還承載著無數美好的寓意。
宋錦的紋樣包括花草、動物、器物、幾何、人物、氣象等,天上的祥云飛鳥,地上的花草走獸,能工巧匠們將它們的形象信手拈來,凝聚在纖細又迂回的紋路里,化為亙古永恒的符號。
宋錦紋樣常常以幾何外形為框架,再在內部填充富有變化感的動植物等題材的紋飾,整體效果繁復精致,嚴謹對稱,形成了獨具東方魅力的風格。
盤絳紋,是由六條花絳交織環扣組成的連環式骨架紋樣,花紋連綿不斷、變化萬千,盤絳紋環內填以梅花、蓮花、菊花、寶相花等花卉紋樣,盤絳交疊處嵌以連錢、鎖子、龜背、雙矩等細小密實的幾何小花紋,采用橘色、綠色、白色、藍色、粉色等多種顏色。花紋造型簡練規整,絢麗多姿,艷而不俗,繁而不亂。
盤絳四季花卉紋,由錢小萍根據文物復刻而成(圖源:《錦上添花中國宋錦新紋樣圖鑒》)
八達暈紋,以主花為中心點,按米字形狀向垂直、水平、對角八個方向輻射,達到線與線互通的效果,故被賦予“四通八達”“財路亨通”之意。八達暈紋的米字骨架交叉處會套以方形、圓形等幾何骨架,框架內可填入花卉、鳥獸、器物等紋樣,呈現出繁復纖巧、華美端莊的特點。
龜背紋,又稱“靈鎖紋”,由龜甲的形狀演變而來,被看作長壽、吉祥的象征。龜背花卉紋以龜背紋作為骨架,內填蓮花、桃花、牡丹、菊花等四季花卉,龜背紋骨架輔以若干小銅錢紋和花卉紋。花朵整齊排列,色彩鮮艷,圖案精致,完美地呈現了宋錦織造工藝。
龜背花卉紋,由錢小萍根據文物復刻而成(圖源:《錦上添花中國宋錦新紋樣圖鑒》)
03創新也是傳承,讓宋錦紋樣成為永不落幕的流行經典
傳統宋錦織造技藝曾瀕臨失傳,現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宋錦織造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錢小萍老師帶領團隊調研、挖掘、研究,成功復原了傳統宋錦織機和工藝,復制了失傳的宋錦文物。
錢小萍2013年根據圖片資料創制的五彩翟鳥紋宋錦皇后服,現陳列于蘇州絲綢博物館(圖源:蘇州絲綢博物館)
2006年,宋錦織造技藝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9年,宋錦織造技藝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14年,APEC會議上,中國領導人及配偶身穿宋錦工藝的服裝亮相。
宋錦,漸漸被世界所熟知。
對于傳統文化技藝,記錄是傳承,研究是傳承,創新也是傳承。
這些年,錢小萍和她的團隊進行市場調研,收集資料,大膽創新,將傳統紋樣與現代元素相結合,設計出了全新的宋錦紋樣。
現代而又不失傳統的梅花冰裂紋,源自創制于清康熙年間,仿宋代官窯冰裂片紋為底并在其釉面上繪制梅花的裝飾紋樣,取朵朵折枝寒梅為主紋樣,輔以仿若自然天成的冰肌紋理,呈現出冰中有花、花中有冰的美感。
冰裂折枝梅花紋(圖源:《錦上添花中國宋錦新紋樣圖鑒》)
寶相蓮花飛天紋,靈感來源于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飛天元素。其中的寶相蓮花好似在大漠中徐徐綻放,蓮花池中央有一對體態婀娜優雅的飛天舞女載歌載舞,看到這紋樣就如同大唐西域的盛世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一樣。
仙山飛鶴紋,包括飛鶴、山水、桃花、花葉、彩條、纏枝等多種元素,將中國的自然景色元素盡數納入其中,紋飾的配色靈感來源于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以青色、綠色、棕黃色為主色調,還原了中國風的經典配色。仙鶴遨游于山水之間,和花鳥叢林做伴,傳遞了人們恬淡寧靜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美好祈愿。
枇杷山雀紋,靈感來源于宋徽宗趙佶的宮廷花鳥畫《枇杷山鳥圖》,山雀靈動的尾羽點綴在枇杷果之間,輔以花朵,畫中雖僅繪一折枝,但枇杷果實累累、枝繁葉茂的生動之感只增不減。枇杷寓意長壽、子嗣昌盛,山雀寓意雀上枝頭、喜上眉梢,多種祥瑞紋樣組合,契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
在創新的宋錦紋樣中,中國傳承千年的絲織文化和東方美學的獨特魅力,正在大放異彩。也在世界時尚的舞臺上,成為永不落幕的流行經典。
在今天,宋錦仍在熠熠生輝,令我們心馳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