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屏風被視為家居必不可少的物件之一,它不僅是家居分隔的利器,更是體現主人品位和風格的藝術存在。
屏風作為宋代“四雅事”——焚香、點茶、插花、掛畫場景中的重要元素,起到了空間分隔和氛圍營造的雙重作用。
宋代的屏風分類很講究,主要分為四種:座屏、硯屏、曲屏、掛屏。
座屏:也叫“插屏”,有底座卻不能折疊。座屏通常比較穩定,造型方正,適合擺放在客廳或書房,用于背景裝飾。
硯屏:小巧玲瓏,專供觀賞。硯屏的主要功能是作為書房裝飾品,許多宋畫中也時常能見到硯屏的身影,尤其適合喜歡古典文化的小空間使用。
曲屏:也叫“折屏”,它多扇折疊、方便移動,是宋式家居中使用率最高的一類屏風。曲屏既靈活又實用,不僅能隨意折疊,而且適用于客廳、玄關等較大的空間。
掛屏:掛屏通常固定在墻上,用作背景裝飾,替代傳統畫軸,或者在廊道、亭子等室外空間運用,增添自然風情。
宋代屏風在材質上也非常多樣化,有厚重的木材、通透的紙、雅致的刺繡等,內容多以“聽琴圖”、“文繪圖”等安靜、雅致的畫面為主。
比如瑞鶴圖、搗練圖、千里江山圖等名作,還有一些簡化版的枝頭鳥雀、素雅留白的畫作,色彩多用鎏金、黛青、赭石、碧玉等傳統色調。
這種簡約而深邃的風格,在如今的家居中依然適用,搭配得當,就能瞬間提升空間的藝術氣質。
屏風的多樣功能
屏風的妙處不只是美觀,更在于它的多功能性。它可以是一個空間的視覺焦點,也可以起到實際的空間分隔作用,還能作為擋風或是調節氣氛的利器。
根據需求,我們可以打開或折疊屏風,靈活地在室內“造”出一個獨立區域。相較于一堵固定的墻壁,屏風更像是一面“活的墻”,讓人隨心所欲地分隔或連接空間。
現代家居中,屏風高度一般以1.8米到2米為主,曲屏的寬度通常是每扇40到50公分,適合布置在客廳、玄關、臥室、書房等區域。
屏風不僅能讓空間更有層次感,還能作為裝飾,讓人一進門就感受到主人的品味。
如何選購適合的屏風?
1.根據空間用途選擇類型:客廳可以選擇大型曲屏或掛屏,臥室適合小巧的硯屏,書房則可以放置一面座屏,烘托書香氣氛。
2.材質要考慮整體風格:現代風格的家居適合簡約材質,如麻布或竹簾;中式復古風則適合木質雕花屏風,尤其是帶有漆藝或刺繡的,增加古典氣息。
3.顏色應和家居色調呼應:一般以低飽和度的色彩為主,不易過于跳脫,和墻面、地板協調,整體更和諧。
4.裝飾圖案宜雅致:選擇一些山水、花鳥的圖案,更符合宋式屏風的韻味。如果想要現代感強一些,可以選擇留白或簡約幾何圖案,也能增添雅致氣息。
屏風,是一種“隔而不斷”的設計,不同于硬隔斷,它以柔性的姿態融入空間,既分隔又不完全隔絕。
對于追求雅致生活的人來說,屏風不僅僅是隔斷,而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