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其中春節更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相較于“春節”我們更熟悉“年”這個稱呼。
《說文解字》中收有“年”字:“年,谷熟也。”其實“年”字的歷史還可以上溯到甲骨文時期,甲骨文的“年”字是人背禾的象形字。“年”字的本意就是收成。以“年”作為時間名稱至少在周代就已經確定,這一做法帶有濃厚的農業色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業勞作規律是人們的短節奏,農作物播種、成長、收獲的大周期成為人們生命中的長節奏;在當時,谷物收成就是家國天下,這一名稱也就成為中國人最向往的日子。
“年”字由古人而創,年節由古人而起,你知道古人是如何過新年的嗎?
古人春節吃什么?
隋唐以前,古人種植的谷物不包括小麥和水稻這兩種今人主要的食用糧食作物。所以在此之前,古人過年吃的主食是把各種雜糧磨成粉裹到野菜上面蒸熟的麥飯,其口感當然不會太好。
現在過年必備的餃子,最早出現在東漢時期,相傳是醫圣張仲景為治療耳朵上的凍瘡而創造的一種食物。到了晉代,出現了用面粉和肉餡制作餃子的記載。20世紀70年代,新疆古墓中還出土了保存完好的唐代餃子,那時的餃子外形和現在的餃子非常相似,那時候餃子還被叫做“湯中牢丸”。到了宋代,餃子就有了一個和現在稱呼相似的名字——角兒。“餃子”這個名字是到明代才出現,不僅平民百姓會吃餃子,宮廷中也流行,還為其取一個叫“扁食”的名字。
此外,古人春節吃的就主要是時令蔬菜、豬肉、羊肉和五辛盤。其中,五辛盤是古人常在正月初一早晨吃的菜品。什么是五辛盤呢?就是將大蒜、小蒜、芫荽、韭菜、蕓薹5種辛味蔬菜裝入盤中,蘸上調制的醬汁生吃,類似今天的涼拌菜,但這樣的涼拌菜放在今天似乎并不吸引人。唐代后期,人們又在五辛盤中加入其他蔬菜,稱之為“春盤”。
古人春節給壓歲錢嗎?
壓歲錢是由來已久的春節習俗,古人也把“壓歲錢”寫作“壓祟錢”,在更早的漢代,則被稱為“壓勝錢”。“壓勝”是一種用符咒破除邪氣的迷信習俗,如此看來,最早的壓歲錢和迷信習俗是有一些關系的,只是后來變成了年節時的喜慶風俗和祝福。
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的習俗在明清時期才固定下來,古人常用的貨幣是圓形方孔錢,所以他們的壓歲錢也就是這種最常用的銅錢。每到除夕,古人會用彩色繩子把一些銅錢串起來,放在床腳的位置,也有的放在孩子的枕頭下。宮廷給的壓歲錢更加“土豪”,是用絲線編結金銀小元寶。這和現今過年流行的“電子紅包”并無本質差別,只是不同時期所使用的貨幣或貨幣使用形式不同而已。
古人過年時不僅收發“壓歲錢”,還會設置“壓歲盤”和“壓歲果子”,其實就像現在為除夕守歲而準備的零食果盤,據說這一習慣從宋代就已經存在了。
古人過年回家要搶票嗎?
我國是人口大國,“回家過年”的觀念極重,這并不因古今之別而有太大差異。只是古人有“父母在不遠游”的觀念,所以離家在外的人主要是官員和商人這兩大群體。
薛道衡的《人日思歸》、王灣的《次北固山下》都是游子思鄉的證據,古人回家的困難遠超現代人的想象。在唐代,運輸設有全國統一速度規定,運輸價格還有限制:如果走陸路,馬行每日七十里,驢行和步行每日五十里,車行每日三十里;如果走水路,逆水而上每日大致行四十里。如果離家千里,那回家就要用去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古人回家的時間較長,但運輸花費并不算太高。唐代時車載重千斤貨物走一百里的費用是九百文;馱百斤貨物走百里,運費是一百文,走山坡的運費是一百二十文,但無論路況多么不好,價格不能高于一百五十文,無論路況多么好,價格也不能低于八十文,而水運的價格無論是順流而下還是逆流而上的價格都遠遠低于這個價格。
唐代開元年間,一個九品官員的月工資大約三千八百文,平均下來,每日收入大致一百二十文。這樣計算下來,當時的運費并不高,坐船回家則是更優惠的選擇。
古人過年送什么禮?
過年少不了人情往來,過節時的禮物就別具匠心:
【送黃歷】此習俗古已有之,因為黃歷是大家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指導手冊。
【送年盤】宋代,一進臘月,路上便可見挑擔者送酒肉,稱為“送年盤”,不計數量多少,價格高低,主要在于祝賀新春之意。
【送荷包】清朝過年送荷包,因為當時荷包是必需品,類似現在的手提包,用來放散碎銀錢、熏香、零食等。
以上幾種都是古人年節常見的互贈禮物。此外,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禮物,如清代的袁枚常和老師尹繼善詩歌唱和,袁枚在某年除夕子時之際派人給老師送去一首詩:“知公得句便傳箋,倚馬才高不讓先。今日教公輸一箸,新詩和到是明年。”(大意是:我知道老師您一見到我的詩就會馬上唱和,您寫詩倚馬可待,但今天您要輸給我了,因為您即便現在就寫詩唱和那寫成也是明年的事了。)當然,這樣的風雅的禮物只是知識分子的專屬,黃歷、年盤、荷包等普通且特殊的禮物才是人們生活里最重要的調味劑。
“年”是傳統節日,傳統是其與生俱來的底色,但傳統的內涵卻一直與時俱進,在漫長的中國古代時期,這個節日的風俗經過了多種變化,之前在變,現在也在變,今后必將也會變,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情感訴求與傳統皈依模式,在看了古人過年之后,祝福你度過一個心目中的新年,為親朋好友準備一些特殊的節日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