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是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木材表面施以雕刻,使其形成各種花紋、圖案或形狀,以達到裝飾的目的,增加了中國古建筑的文化底蘊與特色。與石雕和磚雕比起來,木雕相對容易,因此在創(chuàng)作上有了更多的變化空間。那古建筑木雕的常用技法有哪些呢?
1、浮雕
浮雕是指所雕刻的圖像高于底面的一種雕刻形式,是一種半立體形狀的雕刻品,根據(jù)所雕圖像浮凸于底面的深淺程度來區(qū)分,可分為淺浮雕及高浮雕兩種。
淺浮雕是單層次雕像,圖案內(nèi)容比較單一,僅凸出于雕材表面,不用鏤空透雕,平面感較強其手法比較接近于繪畫形式。高浮雕是多層次造像,圖案內(nèi)容較為繁復(fù),立體感較強,局部采取透雕手法鏤空,使所塑造的形象更逼真、更具欣賞性。
2、透雕
透雕是在浮雕的基礎(chǔ)上,將其背景部分鏤空的一種雕刻方法,用來表現(xiàn)雕刻物的整體形象。透雕還常和不同的雕刻技法相結(jié)合,在浮雕花紋之外或之間稍加透雕,具有很強的工藝欣賞性,是介于圓雕和浮雕之間的一種雕塑形式。
3、鏤雕
鏤雕又叫“鏤空雕”,即將圖案以外的部分鏤空后再進行雕刻,鏤空的方法是使用鋼絲鋸拉空也可以“半鏤半雕”,就是部分用鋼絲鋸拉空,部分用鑿子剔空,以增強雕件的立體感。鏤空后對雕件兩面均進行雕刻的,則稱為“雙面雕”。
4、圓雕
圓雕又稱立體雕,是藝術(shù)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xiàn),與實物的長、寬、高都符合一定的比例,觀賞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cè)面。因此,雕件的每個面都要求進行加工,是一種以單體存在的立體造型藝術(shù)品,具有寫實,生動、逼真、傳神的藝術(shù)效果。
5、陰雕
陰雕是將圖像凹下去雕刻的一種手法,與浮雕相反,卻與線雕相似,但線雕是單線條刻畫,而陰雕是將圖像整體下凹,故又稱“沉雕”。這種雕刻手法,對于名人書法或畫作的刻制,尤為適合再經(jīng)過油漆與填色,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原作的韻味,蘇州園林中有很多這樣的實例。
6、線雕
線雕是用V形的三角刀在平面上起陰線的一種方法,故又稱“線刻”“陰刻”,具體做法是用刻刀在平面上刻出花紋,用于圖案中的單線條勾畫,線條清晰明快,富有表現(xiàn)力,宛若白描。
木雕工匠的技藝傳承,或是師徒相授,或是父子相承,同時也留下了大量的“花樣”作為雕刻的“粉本”。經(jīng)驗豐富、以及高超的工匠會根據(jù)業(yè)主的喜好運用多種技法,進行創(chuàng)新設(shè)計,使雕刻更合理,形象更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