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帝王都敬畏神明,他們或想求長生不老,或想祈福國泰民安流芳千古。從篤信神佛、修道煉丹、派遣方士四處尋覓仙藥,到現實中對仙境建筑的模擬,這其中無一不顯示出帝王對于得道成仙的追求。
在清代,宮廷御苑中除了神仙境界為主題的景觀外,在宮殿內還建有“仙樓”,“仙樓”乍一看,自然會讓人聯想到仙人所居住的仙山樓閣,實際上“仙樓”是清代一種高檔的裝修形式,是在建筑的室內以木裝修隔成二層閣樓,一般作為供奉神佛的處所,故稱仙樓。在歷史檔案中明確提到建有仙樓的殿宇有紫禁城乾清宮、養心殿以及圓明園九洲清晏殿、萬方安和殿等。那么這些仙樓都是什么樣式的呢?我們一起往下看~
抬升型室內仙樓
此類型室內仙樓以紫禁城乾清宮最為典型。
形態特點
乾清宮東暖閣仙樓
乾清宮室內仙樓依暖閣后檐東西墻貫通修建,平面為一個規矩的矩形,基本形式可以概括為“一”字形。又因其直接從暖閣后檐抬升做夾層架空,因此將其概括為“抬升型”仙樓。
裝修裝飾
乾清宮東西暖閣仙樓現狀裝修大體還保持著清中期風貌,整體風格簡單素凈。在裝修手段上,仙樓外部下層使用落地明隔扇及檻窗裙板與外界隔開,仙樓上層使用如意頭掛檐板加欄桿裝修,柱間裝毗盧帽加垂珠板;仙樓內部下層兩間屋以板墻隔開,后部開素門口,前部沿金柱做旋轉木樓梯,樓梯與下層室內同樣以板墻隔開;上層兩側裝修書架。在材質工藝上,仙樓裝修以楠木為主要材質,下層落地明檻窗抱框則使用朱漆油飾描金線,與室內朱漆金柱相呼應。
心殿西暖閣仙樓
此類型室內仙樓以紫禁城養心殿最為典型。無論是紫禁城寧壽宮區養性殿,還是圓明園保和太和殿都以其為“母本”修建,建筑形制與室內格局均與養心殿非常相似。
形態特點
仙樓圍繞室內空間四周墻面修建,因此將其概括為“圍繞型”。但仙樓并不“封口”,僅作室內四面墻其中的兩面或三面:西暖閣作西、南、東三面仙樓,平面呈字母“U”形;東暖閣作東、北二面仙樓,平面呈字母“L”形。
裝修裝飾
在裝修手段上,仙樓下層外部使用板墻開窗加落地罩裝修與室內共享空間隔開;仙樓上層使用掛檐板加欄桿裝修,柱間掛倒掛楣子。仙樓內部則基本以板墻或板墻開窗形式分隔仙樓內部空間,內部墻面均做裱糊。
在裝修材質工藝上以紫檀木為主,并使用了嵌玉、嵌斑竹等工藝。在紋飾圖案上,則按不同位置裝飾有菱花紋、回紋、冰裂紋如意去頭及梅花枝等多種雕刻式樣。養性殿仙樓裝修則在養心殿基礎上更加繁復華麗,體現出乾隆朝室內裝飾風格的變化過程。
樂壽堂仙樓
此類型室內仙樓以圓明園九洲清晏殿最為典型。宮廷其他建筑如圓明園九洲清晏區樂安和、紫禁城寧壽宮區樂壽堂、長春園含經堂淳化軒等宮殿也都修建有相同或相似的室內仙樓。
形態特點
這些殿宇均在東西間(面闊一間或兩間)修建仙樓,保留室內中間三間為明間,在此基礎之上,東西仙樓以二層連廊連接,并將明間分為前后明間,明間均為開敞挑空的室內共享空間,因此將其概括為“連接型”仙樓。如按仙樓平面所呈現的形式也可將其概括為字母“H”形。
裝修裝飾
九洲清晏殿現已不存,具體的室內裝修情況恐難描述清楚。而樂壽堂尚保持著清中期面貌。在裝修手段上,仙樓外部主要為碧紗櫥、掛檐板加欄桿裝修,仙樓內部則使用板墻隔罩,形式多樣。在材質工藝上同樣以紫檀木為主,主要使用嵌掐絲琺瑯工藝,在紋飾圖案上,主要紋飾為蝠紋、壽字紋、回紋、萬字紋、云龍紋等,基本寓意福壽延年,體現了乾隆以養老為目的的修建本意。
“神仙境界”是歷代皇家宮苑中一個永恒的主題,清代仙樓以其獨特的風格和精美的裝飾,展示了清代人們的智慧和創造力,也為我們了解古代社會的文化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