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從出生到百歲——古代年齡稱謂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25-04-18 09:17:42  來源:硯耕
核心提示:在中國傳統禮儀文化中,年齡不僅是時間的刻度,更是生命智慧的象征。古人結合人生不同階段的身體特征與精神境界,創造出一套充滿詩意的年齡稱謂體系。

  在中國傳統禮儀文化中,年齡不僅是時間的刻度,更是生命智慧的象征。古人結合人生不同階段的身體特征與精神境界,創造出一套充滿詩意的年齡稱謂體系。這些雅稱既蘊含著先人對生命規律的深刻認知,也折射出了中華文化獨特的人文關懷。


  具體是怎樣的呢?一起來學習。


  一、嬰幼階段(0-10歲)


  初生


  初度:初生之時。出自《離騷》:“皇攬揆余初度兮,肇賜余以嘉名。”后引申為生日,如《元史》中有言:“朕初度之日群臣毋賀。”


  赤子:剛出生的嬰兒。因嬰兒剛出生時皮膚呈紅赤色而得此稱。《孔穎達疏》中說:“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孟子》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湯餅之期:嬰兒出生三日。舊俗小兒出生三日,要設筵招待親友,謂之“湯餅筵”,也稱“湯餅會”、“湯餅宴”。


  襁褓:原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后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出自《列子》。



  1歲


  牙牙:象聲詞,嬰兒學語的聲音。


  2歲


  孩提:2-3歲幼童,開始能笑、學語。出自《孟子·盡心上》:“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亦作“孩抱”“提孩”。韓愈詩中有云:“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3-8歲


  垂髫:三四歲至七歲(女)、八歲(男)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頂自然下垂的短發。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始齔(chèn):7-8歲,兒童開始換牙,即脫去乳牙長出恒牙。按照生理規律,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時換牙。出自《說文解字》。


  8歲


  總角:古代幼童把頭發扎成髻,形如羊角,因而用“總角”來代指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出自《詩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9歲


  九齡:九歲,又指九十歲,后引申為長壽。語本《禮記·文王世子》:“文王謂武王曰:‘女何夢矣?’武王對曰:‘夢帝與我九齡。’”。


  黃口:十歲以下的兒童。還指雛鳥的嘴(呈黃色),借指雛鳥。


  二、少年階段(10-20歲)


  10歲


  幼學:十歲,開始學習典籍。《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


  外傅之年:十歲。外傅是指古代貴族子弟到了一定年齡出外就學所從之師,與內傅相對。《禮記·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記”。


  12歲


  金釵之年:女子十二歲,始戴發釵。詩詞中常用這一說法,如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


  13-15歲


  豆蔻:女子十三四歲,比喻青春初綻。出自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其中的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


  舞勺之年:男子十三~十五歲,學習禮儀樂舞(《禮記》)。這里的“勺”,可不是勺子,而是古代樂舞名,相傳為周公所作。


  15歲


  及笄(jī):女子十五歲成年,行笄禮,可婚配。出自《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志學:男子十五歲,立志求學。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束發:男子十五歲。古人在十五歲時會把頭發束起來盤在頭頂。


  舞象之年:男子十五~二十歲,也是童子的代名詞。“舞象”原本是古武舞名。《禮記·內則》:“成童,舞象,學射御。”熊氏云:“謂用干戈之小舞也。”意思是從這時候開始,可以上戰場了。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歲。鄭玄:“成童,十五以上”。


  16歲


  二八:十六歲。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以紀年,謂十六歲。詩文中多用于女子。孫綽《碧玉歌》:“碧玉破瓜時,相為情顛倒”。



  三、青年階段(20-40歲)


  20歲


  加冠:男子二十歲。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把頭發盤成發髻謂之“結發”,再戴上帽子,表示已成年。


  弱冠:男子二十歲時雖已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為“弱”。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用于女子。(《禮記·曲禮上》)。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比喻此時的女子容貌如桃花一樣艷麗。


  24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花期正盛。(源自“二十四番花信風”)


  30歲


  而立:三十歲,人格與事業初成(孔子曰:“三十而立”)。


  始室:三十歲。《禮記·內則》:“(男子)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因以“始室”指三十歲。


  克壯:正當壯年。《禮記·曲禮》:“三十曰壯”。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歲。徐娘是梁元帝妃徐氏,后泛指婦女。


  40歲


  不惑:四十歲,通達事理,不再迷茫。《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


  四、中年階段(50-60歲)


  50歲


  知天命:五十歲,順應天道規律。《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艾服之年:五十歲,頭發漸白如艾草(《禮記》)。


  半百:五十歲。


  54歲


  六九年:五十四歲。


  60歲


  耳順:六十歲,能包容不同觀點。《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


  花甲:六十歲。花甲一詞出自我國古代歷法——干支紀年法,該歷法以六十年為一循環,一循環稱為“一甲子”。


  耆(qí)年:六十歲的泛稱(《禮記·曲禮上》)。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



  五、老年階段(60歲以上)


  61歲


  還歷壽:六十一歲的壽辰。由于按干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歷”。


  70歲


  古稀:七十歲。出自杜甫《曲江二首》:“人生七十古來稀”。


  懸車之年:七十歲。古人一般到了七十歲辭官,廢車不用,因此用懸車之年指代七十歲。出自《晉書·劉毅傳》:“昔鄭武公年過八十,入為周司徒,雖過懸車之年,必有可用。”


  從心之年:七十歲。出自《論語·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后稱70歲為“從心之年”。


  耋[dié]: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77歲


  喜壽:七十七歲。草書“喜”字像似豎著寫的七十七,故用來代指77歲。


  80歲


  杖朝:八十歲,可拄杖入朝(《禮記》)。


  中壽:八十歲以上。


  傘壽:八十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耄(mào)耋(dié):八十~九十歲泛稱(《禮記·曲禮上》)。


  88歲


  米壽:八十八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


  90歲


  鮐(tái)背:九十歲。皮膚如鮐魚斑紋(《爾雅》),又因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99歲


  白壽:九十九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100歲


  期頤:百歲。《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注:“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意思是到了這個年紀需要人照料,頤養天年。


  上壽:百歲。《左傳·昭公三年》孔穎達疏:上壽百年以上,中壽九十以上,下壽八十以上。《莊子·盜跖》則有“人上壽百歲”的說法。


 
標簽: 古代年齡 稱謂

本文標題: 從出生到百歲——古代年齡稱謂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14082.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乃东县| 云安县| 湛江市| 荣成市| 吉木萨尔县| 栾城县| 长寿区| 同仁县| 宁城县| 葵青区| 库尔勒市| 天等县| 莆田市| 岢岚县| 邛崃市| 上杭县| 盘山县| 城步| 英德市| 邯郸县| 闽侯县| 灌阳县| 镇宁| 全南县| 彭州市| 辽源市| 潜江市| 天全县| 文水县| 澳门| 米脂县| 南阳市| 嘉禾县| 马鞍山市| 锡林浩特市| 象山县| 鞍山市| 张家界市| 万载县| 长泰县|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