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宿華頂,裛露采靈芝。——唐·孟浩然
靈芝紋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中極具代表性的紋樣之一,其造型源于靈芝的自然形態,融合了文化象征與藝術審美,廣泛應用于瓷器、紡織品、家具等領域。
構圖形式:
纏枝式:以靈芝為主體,通過藤蔓般的枝條相互纏繞、連綿不絕,形成一種富有韻律和動感的圖案,常見于陶瓷、織物等裝飾上,如明清時期的青花瓷上的靈芝纏枝紋。
礬紅彩纏枝靈芝紋碟
折枝式:將靈芝單獨或與其他花卉、植物的枝葉一起,以折枝的形式表現,仿佛是從枝頭折下的一枝,生動自然,多應用于瓷器、繪畫等,給人以清新雅致之感。
團花式:把靈芝紋組合成圓形或近似圓形的團花圖案,通常對稱、規整,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常見于家具雕刻、紡織品的局部裝飾等,寓意團圓、圓滿。
青玉靈芝蓮瓣紋四足洗
組合式:靈芝常與水仙、竹、壽石等組合成“芝仙祝壽”圖案;與山茶、松、梅、柿和百合根組合成“新韶如意”圖案;與盒和荷花組合成“和合如意”圖案等,表達豐富的吉祥寓意。
文化寓意:
長壽吉祥:靈芝在古代被視為仙草,《本草經》等古籍記載其有延年益壽功效,人們將對長壽的期盼融入靈芝紋中,常與“壽”字、仙鶴、仙鹿等組合,象征健康長壽、吉祥如意。
如意美滿:靈芝形狀與如意相似,因此靈芝紋也被賦予了如意的寓意,象征著事事順心、萬事如意,常用來祝福人們在生活、事業等方面能夠順遂圓滿。
君子之交:靈芝與蘭花并列,被稱作“芝蘭”,用來比喻君子之間純潔高尚的友情,體現了古人對美好品德和真摯情誼的追求。
駝色地團龍鳳靈芝如意紋錦
歷史發展:
秦漢時期:靈芝紋開始出現,當時帝王渴望長生,神仙思想盛行,靈芝被視為“仙草”,在出土的漢墓壁畫中,常出現動物獻瑞(即靈芝)或與鹿和云氣紋搭配的場景,表達引導靈魂升天的意象。
雙鳳靈芝磚
唐宋時期:唐高宗以道家祖師李耳為先祖,將道教思想與靈芝作為祥瑞的象征進行結合,唐玄宗也將道教與祥瑞文化聯系起來,靈芝變為一種宗教祥瑞,開始廣泛出現在陶瓷、壁畫等藝術形式中。
定窯刻鹿銜靈芝紋透雕嬰戲如意形枕
明朝時期:靈芝紋發展至鼎盛,尤其在明代嘉靖皇帝癡迷道教追求長生的背景下,靈芝紋在陶瓷器物、紡織品和家具上大量流行,表現形式多樣,有折枝、纏枝、團花等。
壽字靈芝團龍妝花紗
清朝時期:靈芝紋整體風格漸趨寫實,多與水仙、竹等組成統一紋飾,裝飾手法趨向程式化,追求富麗華貴繁縟雕琢的風格。
靈芝金壽字紋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