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物,簡要地說,文物就是歷史文化的遺存。從《文物保護法》的內容來看,可以把文物分為兩大體系,一是文物保護單位;一是散存文物。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開開眼界吧!
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盛行于漢代,到三國時曹丕下詔禁用玉衣為止,共流行了400年。那么“金縷玉衣”是不是真像人們傳說的那樣,可以讓人起死回生呢?歷史上希望長生不老、靈魂不滅是古代皇帝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尋找長生不老藥、喝甘露、煉丹丸等等,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長生,這種求生的欲望也寄托在死后的裹尸衣上,這就出現了漢代特有的玉衣。
金縷玉衣什么樣?它是如何制成的?是否真的可以使寒尸不腐?這一切的謎團在考古工作者的潛心研究下都解開了。
鑲金獸首瑪瑙杯

鑲金獸首瑪瑙杯,鑲金獸首瑪瑙杯,是至今所見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選用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紅色瑪瑙琢制,而獸嘴鑲金的工藝處理,也是匠心獨運,它金光閃閃,克服了獸嘴處材質色澤太深的不足,使獸頭的造型之美更為突出。
青銅神樹

青銅神樹,青銅神樹樹干高384厘米(3.84米),通高396厘米(3.96米),由樹座和樹干兩部分組成。樹座略呈圓錐狀,底座呈圓環形,上飾云氣紋,底座之上為三山相連狀,山上亦有云氣紋。樹干接鑄于山頂正中,干直,樹根外露。
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劍身修長,有中脊,兩從刃鋒利,前鋒曲弧內凹。寬格上鑄陽文鳥篆書“越王鳩踐,自作用劍”。莖上兩道凸箍,圓首飾同心圓紋,鑄工精湛,被稱為“天下第一劍”。
素紗蟬衣

重量僅為49克的素紗襌衣,是馬王堆漢墓隨葬物品中最為引人關注的一件文物,除去較厚重的衣領、衣袖、衣襟緣邊的絹,其重量只有20多克。正如古人形容的“輕紗薄如空”,其質地及紡織技術都讓現代人稱奇。
御龍帛畫

人物御龍帛畫是戰國中晚期的帛畫精品,1973年于湖南省長沙市子彈庫一號墓出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2002年公布的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人物御龍帛畫》描繪巫師乘龍升天的情景。巫師寬袍高冠,腰佩長劍,手執僵繩,神情瀟灑地駕馭巨龍。龍首軒昂,龍尾翹卷,龍身為舟,迎風奮進。龍尾之上立有長頸仙鶴,龍體之下有游魚。帛畫中的華蓋飄帶與巫師衣帶隨風飄動,表現巫師乘龍飛升的動勢。
匈奴王冠

匈奴王冠1972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阿魯柴登戰國墓葬中出土。是一套由黃金制成的冠飾,重1394克,由上部的鷹形冠飾和下部的冠帶兩部分組成。該金冠的佩戴者,可能是某一代白羊王或林胡王。
看完這些感覺自己的靈魂都受到了洗禮,不得不感嘆歷史長河的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