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至3日,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出席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舉行的保護瀕危文化遺產國際會議。
本次會議由法國政府和阿聯酋政府共同倡議,旨在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框架下,通過設立國際基金和建立國際性文物避難網絡,支持和加強瀕危文化遺產的國際保護行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致開幕詞,法國總統奧朗德、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致閉幕詞。
劉玉珠在大會發言中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此次會議,贊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政府、阿聯酋政府為會議召開所作的努力。瀕危文化遺產保護是人類文化遺產保護中緊迫的重要議題,國際社會必須攜手共進,做出新的努力。劉玉珠向大會介紹了中國政府打擊非法劫掠和走私文物所做的努力,表達了中國政府促進瀕危文化遺產保護的積極意愿和誠意,并代表中方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凝聚國際共識,增強互信,共同參與保護瀕危文化遺產國際行動;二是完善國際規則,在遵循現有文化遺產國際公約的原則和規定的基礎上,完善打擊和返還盜竊、盜掘、走私文物的國際規則,在聯合國安理會促成關于瀕危文化遺產保護的框架性決議;三是強化國際合作,支持聯合國、文化遺產國際組織及國際基金發揮主導作用,凝聚全球力量,利用其國際地位和專業特長服務各國,幫助發展中國家和武裝沖突地區提高瀕危文化遺產保護能力;四是構建共享機制,分享技術和經驗,貢獻資源和平臺,加強跨國信息互通和執法合作,形成瀕危文化遺產保護的全球網絡。
劉玉珠宣布:中國政府將選擇并鼓勵國家級博物館和文物保護機構積極響應建立國際文物“避難所”網絡的倡議,積極承擔國際義務,接受瀕危文化遺產臨時避難避險;中國政府贊賞建立保護瀕危文化遺產國際基金的提議,正在積極研究提供資金支持,并將動員、鼓勵、支持中國企業向基金提供積極捐助。
中國、法國、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阿富汗、伊拉克、馬里等40個國家代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刑警組織、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國際博協、國際文化財產保護與研究修復中心等相關國際組織代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德國帕加蒙博物館等重要文化機構代表共約100人參加此次會議。會議一致通過《阿布扎比宣言》。
在阿布扎比期間,劉玉珠利用會議間隙,還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法國總統奧朗德等各方政要會見會談,介紹中國經驗,闡述中國立場。
駐阿聯酋使館政務參贊林亞多陪同代表團出席相關活動。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大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