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專家今年秋天到印度北部的青銅器時代遺址考古時,他們將在很多方面實現突破。這次位于德里西北100余公里的拉齊噶里的發掘,將成為中國海外最大的考古項目,標志著中國力量在世界考古領域的崛起。
這也將是中國考古學家首次赴印工作。中國在世界經濟和軍事領域的崛起讓一些國家不安,文化對外交流對此有緩和作用。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說:“我們現在有能力走出去,在資金、技術上幫助別人,中國考古進入了走向世界的新時代。”
過去30年,中國花費大量資金培養出一群教育程度高、裝備精良的考古學家。外國專家認為,這群中國考古學家的水平已經趕上美國、英國等傳統考古強國的同行。不過他們仍然欠缺對古埃及、古印度等海外古文明的一手了解。王巍坦言,中國考古界對外國了解不夠,“不管什么領域,美國考古學家都是頂尖的”。
考古花費巨大,真正興起還是在18、19世紀歐洲各國爭奪海外殖民地時期。中國的路線略有不同,是在1949年革命之后才重視考古,并且具有政治化色彩。不過,“政治問題”沒有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渴望與中國考古學家合作的意愿。后者近些年赴肯尼亞尋找鄭和沉船,在孟加拉國發現古代佛教寺院群,幫助洪都拉斯發掘瑪雅遺跡。此外,一項在埃及的考古合作也在計劃中。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