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主題景點協會(TEA)和國際專業技術與管理咨詢服務提供商AECOM合作撰寫的2016年《主題公園指數和博物館指數報告》于近日出爐,中國國家博物館以年度接待參觀人數755萬拔得頭籌,成為全世界人氣最旺、最受歡迎的博物館。
統計顯示,國博是世界上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共有48個展廳,收藏著139萬件中華祖先留下的寶貴文物遺產,國博奪得2016年世界博物館參觀人數“之最”頭銜,彰顯著中國博物館的發展水平與展陳質量。
近些年來我國博物館文化有了長足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登記注冊的博物館達到4873家。博物館是公共文化窗口,博物館數量迅速增加反映了大眾文化的繁榮與發展,也滿足了公眾對博物館文化的需求。但也要看到,像國博這樣展品質量高的博物館尚屬鳳毛麟角,許多博物館存在著千人一面,缺乏特色,展品少,看頭不大,或看不懂,講解水平低等問題,難以吸引觀眾。

博物館要有量的擴張,更要講究質的提升,兩者應相得益彰,所謂質就是辦館水平、管理能力等,只追求數量不講質量,等于浪費公共財政和文化資源。一些博物館質量不高,既有實際困難更有責任不到位問題。博物館是花錢的項目。據悉,中央財政近日下達補助資金51.15億元,支持2017年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但相對于全國數萬個公共文化場館的經費需求,顯然是不足的,因此各地方應高度重視對辦館經費、人才培訓的投入,切實解決博物館免費開放后遇到的實際問題,不能重建設、輕運營,把博物館當作裝點文化門面或文化政績的擺設。
博物館敞開大門,使觀眾能自由進出、汲取知識文化營養,但如何辦出特色與水平,用高質量吸引觀眾,則體現著辦館的智慧、能力與責任。博物館要有人氣,首先靠質量和特色取勝,不能千篇一律,萬人一面,這就需要開動腦筋,在展出特點上做足文章,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不僅讓觀眾看得懂,還要有興趣看。其次要加強對講解員的培訓,提高文化素養及演講能力,拓寬知識面。第三,最重要的是責任意識。博物館對公眾的教化、熏陶與感染之功能與作用,主要是通過管理、展出與服務釋放出來的,有了責任才能敬業愛崗,激發辦館的智慧。博物館免費,但決不是“廉價品”,一流的管理與敬業不能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