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當中國甲骨文與古埃及《亡靈書》在德國柏林相遇時……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17-07-20 11:31:53  來源:澎湃新聞
核心提示:埃及與中國同為文明古國,兩國文明皆由大河孕育,源遠而流長。比如,當甲骨文與古埃及文字相遇時,會有什么樣的”對話“?
  埃及與中國同為文明古國,兩國文明皆由大河孕育,源遠而流長。比如,當甲骨文與古埃及文字相遇時,會有什么樣的”對話“?

  2017年7月6日,由上海博物館和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合作舉辦的“中國和埃及:世界的搖籃”在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下屬的新博物館開幕。從上海博物館了解到,上海博物館和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開創性地將中國和埃及兩種文明的文物系統陳列在一起,開展了一次“長時段、多維度、深層次”的跨時空文明對話。同時也為德國觀眾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國和埃及古代文明的窗口。

  此次展覽與時下正在上海博物館展出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在策展理念上有著共通之處,以相互對比的視角重新審視人類創造的豐富歷史,領略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

  此次展覽分為“文字”、“統治”、“信仰”、“日常生活”和“葬儀”五個部分,時間跨度從公元前2400年到公元四世紀。


  第一部分

  “文字”

  文字的出現令思想可見,使歷史的流傳更為有序,人類由此踏上文明的進階。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出現在兩河流域、古代埃及和中國。

  上古時代的中國人就地取材,以獸骨、龜甲、竹木簡為書寫材料,偶爾也使用昂貴的絹帛。漢字體系成型的時代雖然相對較晚,但卻是古文明中唯一仍在使用的“活文字”。在商晚期的一件刻辭牛胛骨上,記錄了一次商王占卜過程,這也是中國最早的車禍記載之一。

“車禍”刻辭牛胛骨
商晚期前13世紀-前11世紀
上海博物館藏

  古埃及文字與漢字類似,同樣也經歷了從圖符逐漸演化為復雜體系的過程,莎草紙則是古埃及理想的書寫介質。托勒密時代的《亡靈書》長逾4米,以圖畫和咒語構成,當時的人希望通過它來幫助亡者找到通往來世的道路。


塔·萊邁特什·恩·巴斯苔特的《亡靈書》
托勒密時代,公元前310-前30年
柏林埃及博物館及莎草紙文稿收藏館藏

  第二部分

  “統治”

  為了向德國觀眾更好地展示早期中國文明,上海博物館參展的展品中,有多件是首度走出國門。在“統治”這一部分,上博展出了“越王者旨於睗劍”,這是戰國早期(公元前475年-前4世紀中葉)著名的一柄青銅劍,劍上的鳥書銘文記載了它是越王勾踐之子“者旨於睗”的隨身佩劍。



越王者旨於睗劍
戰國早期公元前475-前4世紀中葉
上海博物館藏

  展覽中的這尊古埃及王后像對應的人物身份尚不能確定,但她具備“阿蒙神之妻”的王權特征。王后右手持拂塵式權杖,額前可見兩條眼鏡蛇,頭戴象征神性的哈索爾王冠。

王后立像
新王國時期,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統治時期,公元前1279-前1213年
柏林埃及博物館及莎草紙文稿收藏館藏

  第三部分

  “信仰”

  原始崇拜大多出于對宇宙自然或未知力量的恐懼。上古時期中國的信仰與宗教為多神崇拜,氏族首領及巫師被認為具有溝通天地神靈的能力,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四靈形象深入人心,以龍、鳳為代表的圖騰或神獸,也以直觀的形象存在于民眾生活中。

  與其他眾多文化一樣,古埃及也同樣信奉神創造并主宰世界,對古埃及人而言,這種普遍的信仰觀念體現在無數的神廟和宗教節慶中,眾神靈各司其職,神的力量無所不在。

阿努比斯神像
第三中間期至后王朝時期,公元前1070-前525年
柏林埃及博物館及莎草紙文稿收藏館藏

  第四部分

  “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部分,商代晚期的“戈”鸮卣是一件深受觀眾喜愛的青銅器。


“戈”鸮卣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上海博物館藏

  鸮,也就是貓頭鷹,這件器物整體由一對相背而立的鸮形巧妙地結合而成,上部有繩索形的提梁,器內壁鑄有一個銘文“戈”,這是器主的氏族名稱。從正面看,器物就像一個正在跳繩的貓頭鷹,頗為可愛,展現了中國古人的藝術造詣和生活情趣。


男子奈弗霍爾與妻子雙人像
新王朝時期,第十九或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292-前1070年
柏林埃及博物館及莎草紙文稿收藏館藏

  這尊雙人像刻畫的是并肩而坐的一對古埃及夫婦奈弗霍爾和瓦杰吉,男子身著長款腰裙,女子穿著緊身褶裙并以右臂服擁著丈夫。

  第五部分

  “葬儀”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統治形式屢經更替,個人的信仰觀念亦不斷演變。而先人們對永恒不朽的美好向往則已滲透到埃中兩地古代社會的日常生活與亡者葬儀中,在當時的審美觀念、造型特征和藝術形態等各個方面均有所體現。

  在這部分,一套中國西周時的“幎目綴玉”(又名“玉覆面”)頗為引人注目。這種葬玉流行于兩周,被視為漢代玉衣的先河。此套“幎目綴玉”由51塊形制各異的玉件組成,較為具象地表現出人的五官、胡須等,惟妙惟肖。

幎目綴玉
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
上海博物館藏

  另一組著名的比對是一件公元前700多年的埃及木乃伊彩繪棺蓋和中國漢代的銀縷玉衣(徐州博物館館藏)。


埃及木乃伊彩繪棺蓋


中國漢代的銀縷玉衣

  據悉,開幕當天,主辦方在柏林新博物館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柏林國家博物館總館長邁克爾·艾森豪威爾、埃及博物館與莎草紙文稿收藏館館長弗里德里克·塞弗里德、德國儲蓄銀行主席格奧爾格·法倫勛恩等共同出席活動,并發表了講話。

  展覽開幕后在德國引起了當地各大媒體的關注,德國《世界報》、《每日鏡報》、《德國之聲》、《藝術日報》等媒體對本次展覽進行了報道。其中《世界報》在報道中稱:“此次展覽展示了數千年前的世界,古代中國人和埃及人是如何在其人性的創造力中,差異化地統一到一起的。”




展廳現場

上博工作人員赴德國挑選展品

  展期:2017年7月6日-12月3日(7月5日開幕)

  地點: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下屬新博物館

  主辦方: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

 
標簽: 博物館

本文標題: 當中國甲骨文與古埃及《亡靈書》在德國柏林相遇時……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1538.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口县| 城口县| 手游| 南涧| 浑源县| 当阳市| 太康县| 台南县| 西青区| 乌审旗| 尉犁县| 陆川县| 濉溪县| 宁强县| 广宁县| 鄂托克旗| 拉孜县| 嘉祥县| 基隆市| 上栗县| 武定县| 邢台县| 陵川县| 黄骅市| 盐池县| 留坝县| 玉林市| 安吉县| 伊金霍洛旗| 镇雄县| 江都市| 舟曲县| 通州市| 德令哈市| 腾冲县| 阿拉尔市| 武平县| 开封县| 浦东新区| 增城市| 武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