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國際設計周將于9月23日至10月7日如期舉行。這一次,吱音帶來了2016秋季系列新品——“角度的想象力”,該系列作品在大柵欄體驗店亮相,綻放出無限驚喜。PChouse有幸采訪到了吱音聯合創始人朱暉先生,來聽聽他對新品的解讀以及本屆設計周的一些看法。
朱暉:吱音聯合創始人&設計總監;意大利國立米蘭布雷拉美術學院家具產品設計碩士
【記者】本次參加北京設計周的目的是?將會帶來什么作品?
【朱暉】北京設計周一直是大家很關注的設計活動。藝文、創意類活動也比較豐富,每年這里都有些新的東西。我們很高興能參與進來,和不同領域的朋友多交流。再者設計周的一個重要場地是大柵欄,吱音的體驗店所在地就在這里。看到近些年這樣的歷史街區復興,藝文設計能和胡同的生活感共存,也著實是件高興的事。
正好把今年9月剛推出的“角度的想象力”系列帶過來,算是新品在自家店里正式跟大家見面。當然過往作品也都會在體驗店里展出,歡迎來玩。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新產品的亮點和設計理念。
【朱暉】吱音是親切溫暖的,有時會給生活帶來一些小小的驚喜。這一直是我們不變的理念。
云端柜
今年秋季新系列取名“角度的想象力”,它來自對角度的思考。當代人的生活多數是日復一日身處不變的環境、做相似的事,好像處于某種常規中。但我相信,即便是“日常”生活,也不會是單調無趣的。如果嘗試從不同角度觀察世界,像個孩子一樣保持好奇和熱忱,就會發現日常豐富的一面,我們自己也可以讓它變得更加有趣。
舉兩個例子。這次的新品“小天地桌”就是從孩子的視角出發設計的。這張桌子最特別的地方是桌面底部設計了布藝軟包。平時我們坐在桌邊時可能不會在意到桌底,但喜歡鉆到桌子底下的小朋友就不一樣了,那里就是他們的小天地。這個柔軟的布藝軟包保護孩子不會碰傷,看起來也很可愛。
再比如說“任性的桌”,它其實是一系列壁式置物架。我們代入家具的視角,設想桌子有了生命和小脾氣。這些“桌子”看起來是鮮活的,但它們又很實用,變換角度擺放就可以實現不同功能。
【記者】如何看待城市與設計之間的共生關系?
【朱暉】這里的“設計”,我理解應該是一個相對抽象的范疇,大到工業,建筑,小到生活用品等。它包含了衣食住行各個方面。而城市的概念則是人文的一個區域劃分。從這個層面來說,城市與設計相互影響和依存。設計為城市帶來獨特的氣質和人文風貌,而城市的發展又成為了這個城市的設計發展驅動力。家具、家居設計作為“大設計”之下的一個細分領域更多是影響個體的生活體驗。
我很喜歡張永和老師對設計做的一個簡單的闡述:“設計能使生活更加方便,更舒適,更有趣。設計就是為了改變生活。”當設計改變了城市當中,每一個個體生活的時候,便改變了這個城市。
【記者】通過這次展會,希望給觀眾傳達一種什么精神?
【朱暉】正如前面所說,我們相信,即便是“日常”,它可能平凡簡單,但也不會是單調無趣的。吱音一直在做的,是熱愛生活,關注生活,關注人的生活狀態。
這一直是我們設計的靈感來源。每一件吱音的作品都來自對生活的觀察和感受,有時候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設計來滿足某些日常需求,有時候是帶來意外驚喜。看到有朋友說吱音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家還可以這么美,看到朋友們因此跟所處的空間和生活有了更多有愛的互動,我們心里感到很溫暖。
【記者】如果要推薦一些值得關注的設計周亮點,你會推薦?
【朱暉】我會推薦大家來大柵欄設計社區看看。很多有意思的展廳和店鋪開在這里。另外這里也會舉辦一系列的展覽和活動,講座,社區互動的手工作坊等等。今年在茶兒胡同有個“大柵欄更新計劃展”,就是討論這里的規劃和發展變化。當然,走在老建筑老街區里面,感受這里的歷史和文化肌理,本身就很有意思。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