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陳先達:文化自信是對民族生命力的自信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17-07-26 11:08:06  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提示:今天我們提倡的文化自信,說到底是對民族生命力的自信。在民族遭遇危機時,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浴火重生的精神支撐。提倡文化自信決不是搞文化民粹主義,它的立足點是促進中華民族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陳先達

  今天我們提倡的文化自信,說到底是對民族生命力的自信。在民族遭遇危機時,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浴火重生的精神支撐。提倡文化自信決不是搞文化民粹主義,它的立足點是促進中華民族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文化是一種正能量?,F在對文化的使用相當泛化,官場有官場文化、商業有商業文化、企業有企業文化、學校有校園文化??梢哉f,社會種種行為都貼上了文化標簽,幾乎有什么活動就有什么文化,把文化、亞文化、反文化都塞進一般文化中。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需要正確理解文化的本質,區分文化、亞文化和反文化。

  文化是一個整體,是一條長河。這個整體的構成是可變的,否則就不是有機整體;長河是流動的,有河源有河流,有源無流就會干涸。因此,歷史唯物主義的文化觀,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我們在研究中國文化時,應重視處理好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辯證關系。尤其是對待傳統文化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文化觀,否定傳統和凝固傳統都是錯誤的。沒有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統文化就會干涸斷流。


  傳統文化之所以不可能全盤繼承,正是由于文化自身的有機性。例如,在傳統文化中,應區分智慧力量、生活方式、道德與風俗習慣,它們在文化整體中的可變性是各不相同的。智慧力量是超越時代的,具有永恒性和傳世性。我國歷史上思想文化經典著作中的智慧都具有超越性,可以反復為后人提供智慧力量。而生活方式會隨著生產方式和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在文化中,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也是多變的。沒有不變的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但在變化中又有不變的東西,這就是一個民族的傳統。

  繼承傳統文化應提倡中國的傳統節日,沉迷于西方的節日是不可取的,因為節日是民族特性的象征。比如,水是人的生命之源,因而才有潑水節,云南的傣族和緬甸的傣族都有潑水節。又如,火是相當重要的,不僅西方有普羅米修斯盜火的神話,中國的彝族、納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諾族都有火把節。體現民族特性和民族認同的節日,應當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留和愛護;但不能提倡陳風陋俗,如古代的葬禮、婚禮以及相關觀念都需要除舊布新。

  提倡文化自信應重視和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在當今世界,文化問題不僅是一個學術問題,而且是一個政治問題。文化是國家和民族認同的精神黏合劑,沒有文化認同,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國家和民族認同,就不可能樹立愛國主義精神;文化是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上沒有話語權,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是承載民族精神的載體,沒有優秀文化支撐,就不可能具備由優秀文化傳統所凝聚的民族精神;文化是以文化人和以德育人最重要的途徑,一個民族沒有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必然走向沒落。

  對于一個民族來說,重視自己的民族精神并以優秀文化傳統來培育自己的人民尤其是青年人,就是強化民族團結、生存、發展的精神力量。歷史一再證明,一個文化認同感強的民族,往往能夠抵御外來侵略,保持民族和國家團結,不容易被外來勢力所分裂。中華民族長期以來一直維持團結統一,靠的就是由文化認同而產生的偉大民族精神。有了偉大的民族精神,即使有分裂也是暫時的。移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心向祖國、熱愛中華民族,也是這種以文化為紐帶的民族精神作用的結果。

  當代世界的矛盾和戰爭并不是產生于文化差異,而是根源于霸權和利益的對抗。歷史證明,相同文明的國家可能發生戰爭,而不同文明的國家也可以結盟。兩次世界大戰以及當代現實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本文是作者為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文化自信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書撰寫的自序,發表時有刪節)
 
標簽: 文化自信

本文標題: 陳先達:文化自信是對民族生命力的自信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1579.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泰县| 岑溪市| 广南县| 共和县| 英德市| 万全县| 拜泉县| 榕江县| 依安县| 应用必备| 阳原县| 民勤县| 靖州| 许昌县| 北票市| 古交市| 广东省| 嘉鱼县| 普安县| 民丰县| 晴隆县| 中阳县| 敖汉旗| 汽车| 昆山市| 高雄市| 宁阳县| 朝阳县| 库尔勒市| 翁源县| 寻乌县| 道真| 黄浦区| 古田县| 汽车| 长武县| 灵寿县| 桓台县| 东海县| 漳浦县| 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