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王原祁畫中有詩圖
受董其昌繪畫理論的影響,加上統治者對文藝的專制,崇尚師古摹古、片面追求筆情墨韻的畫風在清初畫壇占據著主流。
當時,以王時敏、王鑒、王犟和王原祁為代表的。四王。畫派受皇室扶持,成為畫壇的正統。他們以摹古為主旨,尊崇董、巨和“元四家”,技巧功力頗深,但內容貧乏,題材狹窄,缺少生氣。他們強調“日夕臨摹”,“宛然古人”,要求“與古人同鼻孔出氣”。由于該畫派符合統治者粉飾太平、穩定政治的需要,取得當權者的支持。尤其是王犟和王原祁,一度出人禁宮,聲勢顯赫。他們的畫風影響了整個清代。
清初,宮廷繪畫同樣受到皇室扶持,活躍一時。畫家輩出,內容、形式都豐富多樣,人物畫的成就最突出。畫家們為帝王、后妃及貴族大臣畫肖像、生活場景,很受歡迎。宮廷的山水、花鳥畫也有一定的成就。康熙時的著名畫家有焦秉貞、冷枚、崔鏏、唐岱等,乾隆年間的宮廷名畫家有丁觀鵬、金廷標、徐揚、張宗蒼、蔣廷錫等。還有一批外國畫家服務于宮廷,如郎世寧、艾啟蒙、王致誠、賀清泰、安德義、潘廷璋等。他們將西洋畫法引人中國畫,為中國畫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雖然摹古之風盛行,但在江南地區也出現了反正統的畫家和畫派,他們多為明代遺民,政治上不與清統治者合作,藝術上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陳相因。其作品往往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為清前期畫壇帶來了生氣。因而他們各領風騷,流芳千古。文/楊金仙(杭州文物有限公司副研究員)